49年前的利川,名武汉知青的到来,
今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组照片,是年武汉知青上山下乡到利川,和纯朴的利川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再见,武汉
(作者::黄琳娜照片:小伢)
年1月16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同名武汉知青在东方红34号轮的一声汽笛声中,告别了家人,告别了同学老师,告别了培育我十七年的武汉,踏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社会大学。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也不知离别的滋味,当汽笛拉响的那一时刻,许多同学和家长都放声哭了,我看见远处来送我的妈妈和妹妹不停的抹眼泪,我的眼睛也酸酸的,但没有掉下眼泪,因为我还不知道将要迎接我们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改变。
轮船在长江上行驶了三天两夜,第三天的傍晚在川东第一城万县靠了岸,没想到万县码头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站满了欢迎我们的人群。原来是万县的知青还没下乡,正好借我们武汉知青路过做了上山下乡宣传。不管怎么说,当我们走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时,确实有一种象当年解放军进城的那种自豪感。几天来离家的惆怅荡然无存。
当天晚上,我们在万县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坐上了专门为我们准备的解放牌大卡车。向利川县--湖北最西边的一个小县城,我们即将要在那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进军了。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着。我晕车的厉害,趴在背包上,一路的风景在同学们的惊呼下无缘顾及。中午,在谋道区停了车,吃午饭。听说这里是世界活化石水杉树的故乡,有一株躲过冰川时期的世界上仅有几株的水杉树,我们都涌到这株古树下,只见这古树要三`四人手拉手才能围住,真是个奇迹,这株古树不知是怎么躲过那场劫难的。
下午三`四点钟,汽车终于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大塘公社一小学门口我们下了车。使我惊讶的是学校门前的球场上摆满了一盆盆烧红的板炭,足有三四十盆,一些衣着破烂的孩子和老人坐在火边烤火,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火盆是公社干部动员附近的农民借出来的,本地人冬天有烤火的习惯,平时只是烧树疙瘩取暖,只有过年时才有烧碳烤火。可我们都没有烤火的习惯,谁也没去烤。
过了一会,带对老师宣布了各小组要去的生产队,然后由生产队长来认领我们。队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老农民形象,一身土家族打扮,头上围着一个发黑的白毛巾,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汗烟袋,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队长告诉我们,现在先住在老乡的旧房子里,等开了春,队里就给我们盖新房子,我们默默的跟着队长去了小队。
利川,一个嶄新的生活开始了。
1:同窗:武汉市廿一中学三(六)班67届。同队:利川城关区马桥公社六大队三小队。同厂:恩施州水泥厂。左起:庄大明、王汉荆、徐永昌。
2:利川柏杨区武汉知青,恩施州水泥厂工友。左起后排:袁环菊(庄大明夫人)、张彦熙。首排:王林生(王汉荆夫人)、张浦荣(潘显民夫人)。
3:恩施州水泥厂化验室同事合影留念:左起首排:罗世龙(大学生)、林兴泉(王志纯老公,手抱女儿)、龚文竟、杜良汉。后排:张浦荣、陈爱芝、陈文华、王林生、陈琴、秦维新(大学生和女儿帆帆)。(未注明的同事全部为武汉知青)。
4:同窗校友:要武中学(安静街中学)同厂工友:恩施州水泥厂左起后排:张浦荣、徐桂君、罗汉芬。首排:袁环菊、兰环珍。(兰环珍因故离世多年,她在水泥厂包装车间泼辣的工作作风给同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清江河畔倩影留:王志纯、袁环菊。
6:利川煤厂校友来,武汉弟弟看哥来:左起:马兴汉(弟弟,利川机械厂)、文德余(利川煤厂)、马兴益、庄大明、孟祥民。地点:恩施州水泥厂。学校:武汉廿一中学。说明:马兴益、孟祥明同学因故过早的离去,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同事、校友怀念他们。
7:追求与向往:张浦荣、袁环菊。
8:校友:武汉廿一中学工友:利川火电厂社友:利川城关区马桥公社六大队、四大队。左起:李朝瑾、黄小莉、林在华(同学)、严素琴。
9:热烈欢迎知识青年来我公社插队落户
10:“老根”:杨星毓、曹新华。
11:恩施州水泥厂的知青哥们:左起:呂新海、钱惠成、二狗子(恩施)、()、杨星毓、曹新华。
12:知青妻子探亲来:恩施五峰山烈士陵园留影。左起:钱惠成、孟汉梅夫妇、曹新华、王霞飞夫妇、呂新海、岳汉梅夫妇。
13:恩施南门大桥下留影:左起:徐永昌、马兴益、曹新华、庄大明。
14:曹新华、杜德胜
15:利川知青、恩施同事,同乡同窗、同江同山。左起后排:潘显民、汪振国、王海宽、()、徐永昌、罗汉奎。首排:()、曹新华、马兴益、杨星毓、李和平。
16;利川柏阳女知青、恩施基干女民兵:左起首排:陈琴、陈爱芝。后排:陈文华、袁环菊、徐桂君、王林生、任湘华。
17:武汉知青、上山利川、恩施同事:左起后排:潘显民、吴伟程、孟祥民、徐永昌。中排:马兴益、王汉荆、曹新华。首排:罗汉奎、庄大明、杨星毓。
18;恩施州水泥厂化验室同事:王林生、乔普庆。(乔普庆是武汉知青、上山利川、招工恩施、罗汉奎的妻子,夫人的好朋友,调回鄂城后,一次意外交通事故突然离世,她那年轻、秀丽的面容,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我们想念她)。
19:恩施州水泥厂化验室同事:左起后排:梅敏、王林生。首排:张浦荣、乔普庆。
20:闲暇之余,清江河畔,高山流水,向往美好。王林生、乔普庆。
21:高山流水遇知音:王林生、张浦荣。
22:潘显民、张浦荣夫妇、李诗文、梅敏夫妇、刘爱民、王林生。
23:恩施南门大桥下清晰照片,同(13)稍有不同,基本一致。左起:徐永昌、马兴益、曹新华、庄大明。
24:左起后排:余宝贵(恩)、潘显民、吴伟程、呂桐怀、周高、刘爱民、黄大银(恩)、王运清(恩)。中排:陈金祥、曹新华、罗汉奎、王汉荆、徐永昌、章汉江、王二毛(恩)。首排:孟祥民、马兴益、庄大明、陈琴、高伟新、杨星毓。(未注明的同事全部为武汉知青)
25:利川火电厂国庆汇演
26;利川城关区马桥公社四大队武汉知青:左起:李庆华、刘忠华、严素琴、寿乐美。
27:利川知青、火电姐妹:李凤梅、利川同事、严素琴。
28:严素琴、寿乐美。
29:严素琴、杨虎。
30:利川火电厂文艺汇演
31:左起前:王明珍、王红艳、严素琴。后:桂玉华、李朝瑾、孔庆娟、倪素萍、李凤梅。
32:利川火电厂国庆汇演()
33:王海宽、王顺生、陶建军。
34:陶建军、王顺生、倪昌仁、王海宽。摄影:陈瑞新(怀念离去的陈瑞生同学)
35:倪昌仁、王海宽。
36:左起首排:曹道山、王海宽、陶建军、陈信发、高洪生。中排:王顺生、周国祥、汪振国、倪昌仁、甚运华。后排:俞厚榜、陈德利、赵沈镇、路汉群、潘显民、摄影:陈瑞新(怀念已去的陈瑞生同学)
37:路汉群、俞厚榜。
38:前:倪昌仁。中:路汉群、王顺生后:俞厚榜、王海宽、陶建军。摄影:陈瑞生(悼念陈瑞生同学)。
39:左前:陈德利、潘显民、汪振国、王海宽。中:甚运华、王顺生、周国祥、陶建军。后:路汉群、陈信发。
40:林雨鲜(利川物资局)、良波(陈仁智夫人)、向忠平(利川染织厂)。
41:前排:曹宜维、曹维英(利川盐厂)。后排:杨凤鸣、万翠英(利川化肥厂)。(曹维英同学已逝去,我们想念她)。
42:廿一中同学:前:林美芬、吴晨霞(利川机械厂)。后:杨凤鸣(利川化肥厂)、丁淑美(武汉综合厂)。(丁淑美同学已故,她那甜美的笑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43:曹新华、王霞飞夫妇恩施州水泥厂石家坡留影
44:熊秀兰、向忠平。利川铁厂同事。
45:向忠平(利川染织厂)、罗卫祖(利川食品公司)。年。
46:向忠平与21中13班68届同学离别留念。
47:向忠平、杨凤鸣与21中13班68届同学合影。
48:杨凤鸣、丁淑美与同学合影。
49:当年的韩泽英同学
50;左后:张浦荣、袁环菊、徐桂君。前:()、()、()。
51:庄大明、袁环菊夫妇和孩子们合影。
52:先进班组中的武汉知青:左前:朱琳莉(王海宽夫人)、张晓娟。左中:江济阳(1)、吴冀安(2)、汪振国(3)。左后:唐福生(1)、何汉民(6)、徐永昌(8)。
53:后排:陆成文、郭庆。
54:陆成文和当地青年在一起。不变的是他那乐观的笑容。
55:陆成文和本地青年合影
56:向忠平、陆琏夫妇
57:向忠平、陆琏夫妇
58:那年利川职工兵乓球代表队里有武汉知青:张静、刘和平、胡安莉。
59:左起:陈浩、刘美蓉、刘和平。
60:左前:黄志娟、陈斌、田小燕、叶本纯。后:张宇、曾起娇、黄琳娜、刘和平。
61:利川县齐岳山煤矿知青七一年国庆汇演:左起前排:()、宋玉芳。中排:张向、陈贤敏、金江生。后排:赵正忠、宋彦敏、周志文。
62:从前到后:阮忠新、沈汉、程泽荣、祝意峰、屈忠良。
63:向忠平和利川印染厂的同事们
64:生活的磨难,意志的锤炼:向忠平利川生活照。
65:叶启林、余福庆。
66:叶启林(3)
67:叶启林(2)
68:二中同学、小队知青、煤厂同事:左起前排:甘燕生、孙序、向忠德。后排:张鑫昌、连建华、戚东伟、马经信。
69:生产队合影:左起首排:孙序、连建华、戚东伟、龙昌华。后排:向忠德、甘燕生、马经信、张鑫昌。
70:张鑫昌、()、马经信、甘燕生等同学、同事。
71:二中同学临别武汉,长江大桥留影:左起首排:()、马经信、向忠德、孙序、甘燕生。后排:戚伟东、连建华、张鑫昌。
72:东方红“34”号轮上留影:左起:甘燕生、张鑫昌、连建华、向忠德、马经信。
73:前:张鑫昌、龙昌华。后:甘燕生、孙序。
74:在东方红“34”号轮上留影:左起:连建华、孙序、马经信、张鑫昌。
75:利川马桥公社六大队三小队中的廿一中同学:李述端
76:少女的清秀,学生的单纯:武汉廿一中学三位同学合影
77:包文莲和车间同事合影:左前:包文莲、赵一兵、荣巧娥(4)中:齐东升。后:喻厚榜、李水兵。
78:包文莲和郭彦彬
79:施民和包文莲
80:沈文华和包文莲
81:左前:包文莲、张华。后:冀速成、赵一兵。
82:左前:荣巧娥(1)。后:赵一兵、包文莲。前2、3为当地工人。
83:左前:国新淑、包文莲、邓日惠。后:杨新兰、蔡春梅。
84:包文莲、池莉莉、于书荣。
85:青年时代的佟大波
86:李玉香、朱春桂、韩泽英。
87:李玉春
88:李玉香、肖冬艳。
89:李玉香
90:李玉春和侄女
91:韩泽英和侄女
92:那个年代的武汉知青:田子穗同学
93:青春年华:文望兴
94:青春年华:田子穗
95:文望兴、田子穗新婚夫妇
96:左起前排:潘显民、周国祥、汪振国。后排:高洪生、陈瑞新。年轻的摄影师同学陈瑞新,因故离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史瞬间,我们感谢他,怀念他,向他鞠躬,他永远是我们中的一员。同学周国祥,也先走一步,照片上的他,我们已铭记于心,请一路走好。
97:左起:许桃仙、王林生。
98:知青姐妹情,蹉跎岁月景,黑白忆青春,旧照吟故人。左起:肖遵志、吴春桃。(怀念吴春桃同学与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99:利川柏杨知青、恩施水泥工人:当年徐桂君
:利川柏杨知青、恩施水泥工人蒋世祥、陈琴。
:利川知青、恩施工人:蒋世祥、罗汉芬。
:学生时代蒋世祥、张浦荣(潘显民夫人)。
:左起:蒋世祥和孩子、陈爱芝、徐桂君。(恩施南门桥留影)
:江世祥、何艳桃(绰号局长)
:蒋世祥夫妇
:进城的喜悦,知青的成熟,美好的向往,不逝的乡愁。左起前排:郑秀清、关红、张庆芳。后排:张贵荣、魏保平。
:祝燕
:中山公园划船:前:魏保平。后:张贵荣、关红。
:肖遵志、罗怡芳和柏杨青年在三三零工地。
:少女的清秀,学生的单纯,知青的向往,时代的留痕。武汉黄石路中学学生,利川柏杨梅子公社知青,公社合影。左前:何艳桃、张林。后:胡忠玉、王林生、罗怡芳。
:钟洁。摄影于年5月利川县城。
:左前:徐晰、张腊生、曾宪平。后:付根岑、罗永生。
:前:沈文华。中:丁学军、李家梅。后:黄春华。
:左前:杨开伟、熊志伦、()、付厚暾、周进军。中:杨小桃、丁学军、杨东辉、周文志。后:刘良琪、陈伟龙、贾勇、余久铮。
:东方红34号轮留影:丁学军、杨东辉、黄春华。
:左前:雷汉芝、詹小英、程广荷、彭青、葛子玲。后:周易桂、郑家梅、刘世珍、陈岚。
:左起:程泽荣、诸亮、沈汉、()、黄春华。
:东方红34号留影:汤志成、()、杨东辉、()。
:黄春华、曲向东、尧迟云
:东方红34号轮留影:左起:靳炳炎、杨东辉、付厚暾、丁学军、熊志伦黄春华、沈汉、汤志成。
:美哉知青姐妹,壮载煤矿女工:左起:李家梅、丁学军、黄春华、沈文华。
:左前:雷汉芝、()、詹小英、刘世珍。后:彭青、葛子玲、程广荷、周易桂。
:左前:黄秋萍、黄政緖、燕军(山西)。后:黄传新、李大明、蒋志忠。
:当年蒋志忠
:武汉知青,上山利川,恩施工人。左:杜良汉、龚文竟。
:武汉知青,上山利川,恩施工人:龚文竟、孙长安。
:武汉知青,上山利川,恩施工人:孙长安、孙炳林。
:武汉知青,上山利川,机械厂工人:左起:李笑平、黄民凯、刘永革、翁翠玲、杨志强。
:当年的好友,我们的思念。宏春的笑容,永住我心。左起:邓宏春、
:春节留影:曾启娇、乐汉美。(十六中同学,小队知青。年)
:恩施地区职工文艺调演(年)恩施清江河畔留影:尚翠萍,曾启娇.
:恩施地区职工文艺调演(1972年)恩施清江河畔留影:尚翠萍,诸业锦,曾启娇.
:孙家公社二大队7小队农田留影:赵文中,姚长泓,倪凌生。
:利川三渡峡水库戏水(1972年)赵文中,廖传书,韩健。倪凌生,姚长泓,刘泽敏。(和韩健同学戏水情景,犹如昨天.我们想念他)
:利川大塘公社二大队7小队知青,十六中同学.1973年五四留影左起:后排:曾启娇,王宏维. 前排:张泽文,乐汉美.(怀念和张泽文同学在一起的时候)
:恩施地区职工文艺调演(年)恩施清江河畔留影马新汉,诸业锦,尚翠萍,曾启娇,倪凌生.
:利川汽车站送廖传书等同学同事回家过年(年)左起:(),陈斌,曾启娇,(),刘秀娟,姚长泓,韩健.:利川孙家公社二大队7小队武汉知青:赵文中,姚长泓,倪凌生.:利川大塘公社二大队7小队,十六中全体武汉知青合影左起后排:张泽文,曾启娇,王宏维. 后排:乐汉美,黄葵.(张泽文同学的笑声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这些保留至今的老照片,透着那难忘年代的光和影,弥足珍贵!黑白照片的重现,仿佛一转眼功夫,才发现我们已渐老了!时光淌过的山山水水和利川的大街小巷,见证着利川知青说不完的故事......
广告合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zz/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