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土家风土人情之舌尖上的土家美食
利川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当地餐饮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潇湘咸辣风格。特别是当地颇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风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游人,比如有“格格”、合渣、腊肉、土豆干等。
1.利川豆皮
豆皮成品色泽乳白,有淡淡香味。利川豆皮又分米豆皮,绿豆皮,包谷(玉米)豆皮,其中以米豆皮最受欢迎。在利川的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豆皮,豆皮可谓是利川美食中不可缺少的一味,也是利川人生活的一部分。
2.格格
“格格”乃是用辣椒渣混和其他主料蒸出来的。在利川街头的小饭馆门口你随处可见,有许多极小的蒸笼在旺火上蒸,而这蒸笼里的东西便是“格格”了。“格格”的品种有很多,有牛肉格格、羊肉格格、猪肉格格、肥肠格格等。
3.油茶汤
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土家油茶汤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沸后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土家油茶汤是利川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之一,也是土家人非常钟爱的传统食品,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油茶汤。土家油茶汤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
4.炸洋芋
“洋芋”就是土豆,在利川的街头,有很多卖炸洋芋的小摊,几十个中老年妇女天天在人行道上卖炸洋芋。她们一般用特别小的那种洋芋,用利川人专用的洋芋刮刮,薄薄地刮掉一层土豆皮。小炉子里烧着蜂窝煤,火上的平底锅中摆满了小洋芋,倒上熟菜油,盖上锅盖,细细地焖。过一会再翻一翻,一直到所有的洋芋都二面黄,再舀起来放进另一个锅中,加盐、辣椒、花椒、葱、姜、蒜,飞速翻炒几下,把这些佐料都在洋芋上拌匀了,就可以卖给人了。5块钱一小碗,捧在手里,用牙签戳了边走边吃,也是一件小乐事。
5.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利川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
在利川,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张关合渣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
6.榨广椒
榨广椒也称为榨辣椒,它是以利川本地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土家人喜食腊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将鲊广椒在锅中焙熟后与土家腊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成品色泽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
7.利川山药
利川山药,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地道的山珍佳肴,富含硒、锗等稀有微量元素,性平味甘、无副作用,是医疗上一种常用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上乘滋补蔬菜和天然保健品。利川山药中尤以利川市团堡镇产的红皮山药品质最佳、药用价值高,其特点为皮薄(呈淡紫红色)、色白、质实、高粘液质、水分含量低、味清香怡人、口感绵和。
8.薇菜烧腊肉
薇菜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野生草本植物,俗称猫儿蕨、兰茎苔,用它来炒腊肉,色泽鲜艳,腊香味美。
9.莼菜
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风味独特,鲜脆、滑嫩如鱼髓、琼脂。
10.霉豆腐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汉族传统民间美食,因其口感好、营养高,闻起来特别的香味深受中国老百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11.神豆腐
神豆腐也叫观音豆腐,咸丰民间,每到炎夏季节,农家常用一种树叶来制作成“豆腐”食用。传说是观音菩萨在灾荒之年点化穷人用这种树叶制作豆腐充饥度荒的。这种树叶叫斑鸠柞叶,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开胃生津,明目去火、强筋健骨的功能。
12.凉拌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凉拌折耳根原产地为四川、贵州、重庆等周边地区,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贵州民间菜。多年来,老幼皆喜食用。
13.炸洋芋片
通常土家农家制作方法是把土豆片切片放进锅里清煮一分钟左右捞出沥干,然后用簸箕装着放在太阳下晒干,吃的时候就拿出来,这道美食一般家里很难见到,大多数出现在酒席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zz/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