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柏杨77岁艄公,要唱一辈子龙船
“正月里是新年呐,以哟喂,妹娃我去拜年哪哟喂……”在利川市柏杨坝镇,已经77岁高龄的聂成每天都还不忘哼上几句《龙船调》。龙船调是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它诞生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正是有以聂成为代表的这一群人,一代一代的传唱,《龙船调》从大山深处唱出了国门,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唱灯歌,跳连响,一辈子我都干这个事情,民俗文化不能丢!”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的聂成这样说到,一辈子不遗余力的演唱、宣传《龙船调》。
在大水井表演后合影,正中为聂成。
老街记忆爱上演戏
“那个时候的柏杨坝老街,很窄,每次唱灯歌的时候就热闹非凡。”出生于年的聂成,家住利川市柏杨镇柏杨坝村八组。在聂成的记忆中,少年的时光是在看父亲和一群川剧玩友排练、表演灯歌中度过,每当夜幕降临,年少的聂成总会和一群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聚集在一个叫“太白居”的川剧舞台,看老街的一群玩友唱灯歌、打围鼓。
为什么是叫“灯歌”?因为唱歌的地方挂的用于照明的灯笼,在灯下唱戏,所以叫“灯歌”。
聂成的父亲聂炼轩是当地有名的川剧玩友,能唱会打,父亲的言传身教,加上整条老街浓厚的唱灯歌、唱川剧的氛围,使少年时候的聂成就基本掌握了川剧演唱的一招一式和稳腔稳板。
年,翻身后的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柏杨街上建立起人民书报阅览室,成为柏杨集镇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名为阅览室,实际上文艺演出是其主要活动,年仅11岁的聂成既会打锣鼓,又会唱连响,是演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当时演出的节目很多,主要是古装传统戏、折子戏。虽然当时还在读小学,但聂成一有空闲时间,就把精力投入到戏曲艺术的学演唱中。
年,聂成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恩施高中,可惜因家境贫困,仅读了一年多高中就辍学回家。年,聂成担任柏杨业余剧团团长。
多年来,聂成组织、参与业余演出数千场,他带领剧团多年活跃在鄂渝边界,他无数次演出川剧《秋江》,是闻名遐迩的“老艄公”。
艺术事业奉献终身
“种瓜调第一次被搬上大舞台是在年。后来经过整理就成了现在的《龙船调》。”聂成说。年秋,为组织利川县第一届民间文艺会演,县文化干部到柏杨组织召开座谈会,研究参加会演节目。时逢学校放国庆假,聂成有幸参加了座谈。当时,聂成希望将柏杨坝街上流传的车灯表演参加会演,因为原始车灯打情骂俏的动作很多,可以改编。在文化馆的指导下,于是将当时的柏杨车灯改编成花灯舞。
当年农历腊月,利川县第一届民间文艺会演在城区大礼堂正式举行,柏杨参加会演的节目名称就叫《花灯舞》,唱的是种瓜调。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演员们没有统一的服装,服装还是向“红星川剧团”借的,演出时年纪还小的他在节目中担任打锣和帮腔。当这一节目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观众赞叹不已,节目获一等奖。
得了一等奖的种瓜调一时名声大噪。随后,种瓜调经整理,定名为《龙船调》。
让聂成没有想到的是,很快《龙船调》就唱到了中南海。年,经过层层选拔,龙船调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被定为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大会开幕式节目之一。年,龙船调被收入《中国民歌集》。几十年来,王玉珍、谢丽斯、王洁实、彭丽媛、宋祖英等一些著名歌唱家演唱过龙船调,更使这首优美的利川民歌成为男女老少十分喜爱的节目,从而使之成为当今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聂成一生对龙船调情有独钟,几十年来,他无数次排演过龙船调。年,中央电视台“魅力12”专栏记者到柏杨专访聂成,他又一次将原汁原味的龙船调奉献给全国的观众。
聂成有两儿两女,祖孙三代17人,家里平时靠做小本生意维持生计,但他平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组织参与龙船调的演出上。近年来,聂成老当益壮,又高高举起柏杨农民艺术团的大旗,使柏杨文化活动更加灿烂夺目。几十年来,聂成一直担任着当地艺术团团长,直到年,70多岁的聂成卸任团长职位,当上了“柏杨农民艺术团”的艺术总监。
年,龙船调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聂成与民俗专家们一起,对龙船调进行了挖掘、研究和进一步搜集整理。由于聂成对龙船调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随后,他被评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利川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柏杨坝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后继有人世代传唱
据聂成介绍,龙船调是利川灯歌的一种形式,距今约一百多年历史。利川灯歌中的众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彩龙船时都要唱灯歌,现在以《龙船调》为代表,涌现出《筛子关门眼睛多》、《打把扇子送情郎》等一批旋律优美、歌词诙谐生动的灯歌。
“和以前人人会演、个个会唱的情况相比,现在的氛围差多了。特别是年轻人,由于绝大多数常年在外打工,似乎对这些传统的东西越来越淡漠。现在能唱这些山民歌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在柏杨坝这一带,大概能多唱一点的人也就来个,而且是越来越少……”对于龙船调的传承问题,聂成有深深的忧虑。为了让龙船调后继有人,在聂成的帮助下,柏杨镇第一支农民乐队——“勇仔”乐队成立。从此,每逢哪家有了喜事,龙船调等山民歌就会在哪里响起。
7年7月15日,聂成带领龙船调演唱团来到北京,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11月30日,聂成排演的龙船调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世界》栏目推出。得知这个消息后,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妹娃要过河,我就来推你嘛!”今年66岁高龄的聂成依然风趣幽默,一提及唱歌,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现在,77岁高龄的聂成还担任着柏杨坝镇民族小学的土家合唱团的老师,平时教孩子们唱民歌、跳摆手舞。同时,在聂成的带动下,柏杨坝镇有了越来越多的《龙船调》传承人,谭琴、李艳平、乔玉芬等新一代传承人正将这优美的《龙船调》一代一代传唱下去。
来源:恩施日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