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重庆民警奔波上万里居然是为了它们
对利川人来说,野鸡是非常常见的动物,甚至很多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亲自上山抓过野鸡,但是最近有18只“野鸡”让民警奔波万里,而且将贩卖“野鸡”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1发现“野鸡”
年4月27日,高警利川大队在白羊塘收费站对一辆长途客车进行例行检查时在车辆左下侧的行李箱内,发现用蛇皮口袋套装的箱子里有18只“野鸡”。当班司机解释,这是客户委托运输的,从山东来,到重庆去。它们似乎有点像“野鸡”,但细看又不是。
△野鸡
它们到底是什么鸟类?
2此“野鸡”非彼野鸡
利川市公安局汪营镇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一看,也傻了眼,他们也不认识这种鸟,但确认这些野生动物肯定不是野鸡,于是便把所谓的“野鸡”带回利川,并将此案移交给利川市森林公安局。
△白眼鵟鹰
通过调查,司机称这些“野鸡”是从山东青岛城阳汽车北站上车,当时是一个开着面包车的人来委托运输的,但运输的具体是什么动物,他们也不认识。当时委托人只留下电话号码,并无姓名,连接收人都只有电话号码,目的地是重庆龙头寺汽车站。发货单上注明为3箱野鸡。
利川市森林公安接手后,将这些鸟安置在柏杨坝镇雷家坪野生动物救护站。
3确认“野鸡”为鵟(kuáng)鹰。
办案民警给动物拍了照,经南京司法鉴定所对照片进行鉴定后,给出了这些鸟属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结论,但到底是什么动物,也没有明确定论。
△灰脸鵟鹰
年7月4日,湖南常德市惠林司法鉴定所专门派人赶到利川市进行鉴定,最终得出鉴定意见:其中10只为普通鵟鹰,8只为灰脸鵟鹰,两者均属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低危物种。
年10月23日,利川森林警察将这些鵟鹰放归自然。
4特大野生动物贩卖运输案件立案
根据立案标准,这属于特大野生动物贩卖运输案件。成立专案组,由利川市森林公安局侦办“4·27”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通过调查,这起案件接货人为重庆男子魏某。该接货人的电话自案发时接通过,后来一直处于停机状态。而发货人的电话则是虚拟号码,案件侦查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办案民警到重庆调查走访,随着案件的逐渐深入,各种线索都指向安徽籍男子魏某,与此同时,重庆森林警方抓捕了涉嫌贩卖野生动物的重庆籍张某,两人的相似度极高,但两人分属两地,有两张身份证明。
5确定嫌疑人
利川森林警方决定到安徽进行调查发现魏某就是张某。
原来,张某年少时随母亲改嫁到安徽,后来,张某随舅舅回到重庆并改回其亲生父亲的姓氏。
张某对其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供认不讳,并称自己是通过网络购买野生动物,先联系好需要的买家,然后再在网上寻找卖家,网名叫“老初”的卖家经常为其供货。
卖家“老初”的地址显示为山东青岛,办案民警遂赶到山东寻找“老初”,但一直无果。省森林公安根据案件情况,向国家森林公安汇报后,决定由重庆森林公安并案侦查。
现在“老初”已在湖北赤壁落网归案。案件初步侦查完毕,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押解移交司法机关,进入起诉阶段。
我们不知道的鵟鹰鵟鹰分为三种:白眼鵟鹰、灰脸鵟鹰、棕翅鵟鹰。
△白眼鵟鹰
白眼鵟鹰是中型猛禽,眼睛为白色,翅膀长而尖,脚也比较长,尾羽为方形,甚长而窄。分布区从伊朗东部沿喜马拉雅山到印度、缅甸、泰国和我国西藏南部的错那、隆子、江孜、聂拉木、吉隆、亚东、林芝、墨脱、朗县、米林、察隅、波密等地。
△灰面鵟鹰
灰脸鵟鹰又叫灰面鹞,上体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为灰褐色,在我国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台湾等地。
△棕翅鵟鹰
棕翅鵟鹰翅膀长而尖,尾羽为方形,甚长。头顶至上背为灰褐色,下背和尾上的覆羽为赤褐色,尾羽为棕栗色,具有4道窄的黑色横斑和黑色端斑。在我国仅有云南景东、景洪2地的早期记录,为留鸟,极为罕见。
来源/云上恩施、恩施晚报恩施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zz/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