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这个傻儿,追着别人要还钱
这年头谁都怕借钱。
因为搞不好你就遇到了这样的人——
“欠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
一旦欠钱不还成定局,亲人、同学、朋友变身路人、敌人都有可能。
机智的网友还总结了一套要钱大法——
城市的套路真深!
你一定想不到世界上
居然还有人主动追回来还钱!
这人是不是傻?
汪营镇钓鱼村5组还真有这么个“傻儿”。
“傻儿”不是真傻子,真名叫潘中鹏。因为他太老实、太耿直,即使有人当面骂他,他也不会和别人计较,大家觉得“这人真是个傻儿!”
他还钱的节奏是这样的——
债主
我不太记得了,你是欠我一万块吧?
不!两万!我都拿小本本记好的!
傻儿
其实“傻儿”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耿直”,最无奈的时候,他也举家外出逃债。
砖厂欠债
故事还要从17年前说起。
年,潘中鹏还是个20岁的小伙子,在海南一家做红砖的工厂打工,一做就是九年。在此期间,他专心学习烧制红砖的技巧和方法。
年,潘中鹏凭着自己的耿直个性,找到了七八个股东一起筹集了万,回到利川汪营镇香树村,开了一家名为“傻儿”的砖厂,专门烧制红砖。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利川的气候、原材料和海南的完全不一样,烧制出来的红砖质量达不到要求,加上水泥砖厂的兴起,傻儿砖厂从第一年开始就年年亏损,到第五年,股东全部退出,只剩下潘中鹏一个人。
靠着拆东墙补西墙、到处借账的方法,潘中鹏的砖厂又苦苦支撑了四年,终于在欠下19万的账后倒闭了。
外逃躲帐
年腊月十一,耿直了一辈子的潘中鹏做了一个很不耿直的决定:举家外出躲账!
“给黑车师傅给了元车费后,身上连买水的钱都没有了。”回想起离开家乡那天的情景,潘中鹏直甩脑壳。到了上海,潘中鹏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绿化公司上班,每天50元工资,妻子也进了一家工厂,每天30元。
那一年,潘中鹏带着妻子、五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在叔伯妻舅的租房里跟着过了一个春节。
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潘中鹏两夫妻的工资仅够租房子、一家大小糊口。
潘中鹏心里一直都装着一件事:赚够钱了回家还账。在上海的九年时间里,除了保障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外,潘中鹏和妻子从来没给自己买过新衣服,一家人在外面吃饭的次数一双手能够数出来,从来没带孩子进过肯德基、麦当劳,而且一家人也从来没有回过家乡。
“我知道爸爸在家里欠了账,我们回不来,不过我爸爸给我们说过,赶快存钱,还了账我们就能够回家了。”潘中鹏的儿子今年已经14岁,他对利川的记忆只有五岁时父母带他去过的腾龙洞,而妹妹则对利川完全没有记忆。
年,潘中鹏找到一份物流公司开货车的工作,每个月有元收入,这一年,潘中鹏开始有了一点积蓄。
回乡还钱
今年7月,终于存够了钱的潘中鹏一刻都不想耽搁,背着19万现金从上海出发了。
经历了近20个小时的长途奔波,7月5日晚上10点,潘中鹏到达利川城区,在亲戚家歇脚的这个晚上,他一夜没有合眼。
6日早上6点,潘中鹏便乘第一班车回到了汪营,来到卖煤的彭世柱家还钱。
“他到我家来的时候,我还没起床,他说来还钱,我还很吃惊,因为这么多年了,我都忘记他欠我了多少钱。”彭世柱告诉记者,在他记忆中,潘中鹏只欠他一万多的煤钱,但潘中鹏硬说是两万。
“因为大家都相信我的为人,我欠的这些账都没有欠条和账本记录。”当年的潘中鹏因为耿直,借钱、赊账都没有纸质记录,但他心里有一本账。
“彭世柱,蔡文健,牟老师,盘先文……”每还一笔账,潘中鹏就在纸上记一笔。
一整天,他背着一书包现金辗转寻找已变更地址电话的债主,还了15万多。
傻子并不一定是真傻,
可傻人一定会有傻福,
为我们这样耿直的老乡点赞!
顺便提醒一句,
也不要急着用上面的要钱大法,
万一人家也在努力存钱还债呢?
了解更多利川资讯请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澶氬皯璐圭敤鍖椾含鍝鍖婚櫌鐨勭櫧鐧滈涓撶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