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川有一种奇葩的歌曲叫孝歌
利川孝歌《水浒》片段
长歌当哭
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孝歌实录
四年前,爷爷的逝世,使我自长大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亲人的离开。虽然那年他的葬礼十分热闹,但是这么多年来在我心里所留下的,只是众人头上苍白的孝帕和歌师傅那带着哭腔的歌声。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法则,只是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总会有这家或者那家响起哀乐,总会有几位老人离世,挨不过这大雪纷飞的冬天。
今年乡里又有一位老人逝世,因为他没有儿女,所以是他的侄子负责埋葬。恰好其侄子与我爸爸是好朋友,我就要求和爸爸一起去坐夜,采访歌师傅,仔细记录了那几年前曾给我深刻印象的土家孝歌。
一
近些年因为农村整酒,请客收礼金的风气非常严重,农民因屈从于人情世故也不得不送礼,苦不堪言,也就整酒捞回自己送出去的钱,所以整酒之风愈加大盛。有鉴于此,政府严令禁止民间巧立名目整酒,但只有两种不禁——红白喜事。红事即为结婚,白事即为死人。在土家族地区,死人和结婚一样,也是一件喜事。
对于死亡,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件可怕是事情,土家人却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死亡是一个人转化为另一个生命,死即托生,是去另一个世界生活。所以,死亡就像新生一样,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土家人在经历这个过程时哀而不伤,与姑娘出嫁时哭嫁的悲伤氛围相反,十分热闹。土家人的葬礼十分欢快热闹,古有“撒尔嗬”,今有乐队狮队,而孝歌,是从古到今一直都留存并且延续着的悼念死人的方式。
孝歌主要由唱歌和打鼓两个部分组成,是丧鼓歌的一种。丧鼓歌有跳丧和坐丧两种形式,跳丧又叫“跳撒儿嗬”,即人死后众人绕放置尸体的棺材唱歌跳舞。此事《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置尸棺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唐人樊绰《蛮书》卷十一《夔府图经》对土家先民亦有记载:“父母死,打鼓踏歌……”而不跳舞,只是击鼓唱歌即为坐丧,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唱孝歌。对此,《长阳县志》丧祭篇中说道:“临葬夜,诸客群挤丧次,擂大鼓唱曲,或一唱众和,或问答古今,皆稗官野义语,谓之打丧鼓,唱丧歌。”此处不仅说明了坐丧唱歌的形式,还一语中的地点明了孝歌所唱的内容。
现在土家族地区已经很少看到跳丧了,但是在鄂西农村,坐丧这种形式还是十分广泛地流传,现今农村中上四十以上的男人基本人人都会唱孝歌。土家族的农村不像其他地区,认为唱孝歌为不祥之事、亡人之音,相反,农民们认为这歌唱起来热闹顺口,是一个消遣的好方式。他们除了死人坐夜时会去唱去听,走夜路会唱、干活会唱、一起聊天聚集时也会唱。因此,土家族孝歌与摆手歌、哭嫁歌、薅草锣鼓一样,都是土家人热爱的民歌样式。于是在这里,我记录下了一位老人刚死,众人坐丧唱歌的具体内容。
(土家撒儿嗬)
二
时间:年2月10日晚
地点: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桂花村
人物:七位歌师傅
(一)人死
土家族人死后都要坐夜,讲究热热闹刚死,一旦落气,他的亲人(一般是子侄等男性)就在人死的床前烧几张纸钱,这叫做“烧落气纸”,是对“地神”的叩拜,而后在外面放几个鞭炮,这是祭天。这也是土家族人死的讯号,一听到这个讯号周围邻里的人都知道有人死了,会赶来帮忙,即是土家俗语说的“人死饭甑开,不请自然来”。
大家有的去请人来择定埋葬日期,有的去给死者亲朋好友放信,有的去帮死者净身穿三或七套寿衣(只有三、七两个数字,至于是三套还是七套据家庭情况而定)入殓,都听从主人请的总管(一般由本队能干又有威望的人担任)的安排,各做其事。
(二)坐小夜
死者是2月6号死的,之所以会在10号埋,是因为10号是看期师傅看定的埋葬吉日。也就是说,死者的尸体要在他们家的堂屋(土家族木屋左厢房和右厢房之间的过路屋,一般此屋宽敞明亮,进门正前方会有天地君亲师位)停放五天,2月6、7、8、9号这四天的晚上叫坐小夜,2月10号这天晚上叫坐大夜。前面所说的放信,就是去告诉大家坐大夜的时间。坐小夜每天有帮忙的人们准备坐大夜那天的吃食和埋葬的一切用品,而歌师傅此时担任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是守灵。死者刚死,他的亲人不可能时时守在棺旁,尤其是晚上,忙碌的他们也需要休息,于是,就请歌师傅们轮着击鼓唱孝歌,抚慰死去的亡灵。唱的内容,随机而定,出口成章即可,没有定例,直到第二天天亮出殡为止。
歌师傅即为唱孝歌的人,他们一般有一定的班子,大家经常一起唱,只要主人家请,他们没有不来的。他们一般为年纪较大的老人,很少会唱其他的歌,但从小耳濡目染,非常会唱且乐意唱孝歌。因为要熬夜,这也是一个体力活,所以主人家会或多或少象征性地给歌师傅们工资,现在一般是四十或者六十元,晚上十二点一顿饭,早上天亮前一顿饭,还有中途提神的烟等。为了热闹有的请两批唱孝歌的人,歌词唱歌的人临时自编,让他们互相对唱,谁赢了主人会给礼物,也非常有趣。此次主人请的一班歌师傅为桂花村的几位较会唱歌的六位老人,还有我的一位表叔赵继全,小夜四晚和大夜都是他们七人唱。
(三)坐大夜
2月10号这天是坐大夜的日子,我去得比较早,天还没黑,但是已经很热闹了。死者的亲戚成群结队的来,主要亲属,侄女、姐妹等都各自请了一班狮队来表演,献上花圈,到灵堂对着棺材三拜九叩,有的会抱着棺木大哭一场,同时炸火炮烟花,十分热闹。主人家也包上准备好的孝帕答礼回拜,并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扯不同长度的孝帕给他们包,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来客跟死者是亲戚的,越亲的人孝帕的尺寸就越长,越疏的人孝帕的尺寸就越短,邻居或者朋友是没有孝帕的。
等亲戚朋友们都来得差不多了,酒席也摆过了好几轮,人们吃了饭,看过热闹过后,去收礼处写完了礼金,领了纪念碗,就各自慢慢散去了,只剩下亲戚们等待明天的送上山埋葬。接下来,就是歌师傅们表演的时间了。今晚坐大夜,是歌师傅们最重要的一晚,主人家要求这晚必须唱得热热闹闹,歌师傅们也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竭尽全力表现自己的唱歌技艺,听歌的人众多,也会有懂行的人加入进来一起唱,各逞所能,力求热闹。
晚上临近十一点,七位歌师傅都各就各位,在灵堂前桌子前坐成一圈。
1、总歌头周师傅敲鼓领唱。
时长:4分27秒
内容:赞主人贤良能干,丧事办的齐全,亲朋好友热闹捧场。
节选:
(唉~)主家为人有出息也,亲戚朋友又交足哦。
样样丧事办得清楚喂,三亲六戚又到屋喔。
亲戚到屋样样足哇,又是花圈和锣鼓喂。
又是狮子在外面屋喔,狮子打滚高脚足喂。
各位亲戚走了致富路喔,各种各样不差足喂。
样样办得故规矩喂,请齐三方歌师傅也。
2、歌师赵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5分40秒
内容:赞主家办事周全,亲戚友爱帮助参加丧事。
节选:
(啊那个)孝家办得很靠谱哦,三亲六戚都到屋喔。
三亲六戚不择路哦,礼物也送得足喔。
今天的大夜很巴谱哦,远近的歌师要到屋喔。
一个机遇同一路,奉请远方过事务喔。
闲言几句我不熟哦,紧占几句来结束喔。
3、歌师陈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10分30秒
内容:赞主人家与帮忙人员幸苦,歌师自谦。
节选:
(啊那个)叫饭房要去把饭煮哟,叫菜房弄菜要切肉哇。
内外事搞得很清楚哇,我确实心中很佩服唉。
我唱歌没有哈儿数哇,确实我点都不自觉唉。
说那唱歌的哈儿数哇,第一点韵脚记得熟唉。
4、歌师小周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11分28秒
内容:赞主人家贤良,帮忙人员幸苦,歌师自谦。
(部分帮忙人员名单)
5、歌师傅熬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24分19秒
内容:悼念亡人死前幸苦
节选:
(唉~)遥望爹妈好生疏哇,一辈子有酒和书哦。
(那个)正当地得三勺土啊,发下的酒水和肉啊。
以前挖心思得苦哦,又害病扬尘抹双目啊。
没毛病也死头猪哇,没觉迹楼脚有蛇毒哦。
6、歌师赵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6分15秒
内容:赞主家丧事办得周到齐全
7、歌师罗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17分37秒
内容:孔明六出祁山
节选:
(那个)先帝壮烈儿未半哦,伐吴不克身先死啰。
从此武侯挑重担啰,恢宏指示伐中原嘞。
前头先锋是魏延啰,左右将军有点全唉。
赵云在旁大声喊嘞,怎么不用我上前哟。
孔明才把情说全啰,你是国中老大贤嘞。
你虽疆场会打仗啰,苦功烈劳说不完也。
曹操当时吓一跳哦,那时就不该削兵权咧。
急忙派人持令箭嘞,司马他在宛城玩啰。
见到曹操又召唤嘞,笑着眉头又皱完啰。
挑着国家千斤担啰,几世英明万代传啰。
8、来客歌师翁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35分52秒
内容:关云长过五关
节选:
(啊那个)来到曹营不见大(哦),曹操对他很是宽(哪)
四大美女都来献嘞,还有金银在期间哪。
关羽住了好多天嘞,还想兄弟来团圆哪。
那日敕书来写班啰,就与张辽说事端哪。
张辽与他来打伴哪,又要防他来出关哪。
他把赎金堂前献啰,他就称病来出关哪。
出来走了路一段啰,曹操心里也不安哪。
他说今日怎么办啰,他在路上有困难哪。
银钱也要送一点啰,皮袍也要遮衣衫哪。
打发张良走前面啰,他在后面追上前哪。
张良追上关羽喊哪,弟兄莫忙听我言哪。
丞相对你言语谈嘛,请你站住莫等闲哪。
关羽停马来观看嘛,真正就在那桥边哪。
停下战马来观看嘛,偃月刀儿拿手边哪。
他想今日郎么办嘛,曹操骏马走上前哪。
曹操就对关羽谈嘞,说你今日莫下山嘛。
你把兄弟来相见嘞,你在路上有困难哪。
银钱也要送一点啰,皮袍也要遮衣衫哪。
若还以后再相见嘞,你我都在人世间哪。
关羽当时来听见哪,他看曹操空手拳哪。
清早起来洗了脸啰,酒饭搞得很周全哪。
他们吃过这早饭嘞,他们也各想过关哪。
来到东岭这关点哪,吃出孔秀在守关嘞。
孔秀人嘛不多点啰,他是大将这一员哪。
那一关他就来守点啰,看到关羽走上前哪。
他说今日来这点啰,有无文凭在其间那。
关羽当时就说一点哪,时间忙了在其间哪。
若还要我文凭现哪,恐怕耽搁这时间哪。
二人说了红了脸唉,两个觉得不新鲜哪。
都在马上站一边嘞,关羽提刀走上前嘞。
孔秀拿的是射箭啰,两人走着战其间哪。
两个回合未战满啰,就把孔秀斩其间哪。
斩下孔秀人头先啰,不管三七二十三哪。
他就急忙打马先啰,又往洛阳这一边哪。
凌晨12:00歌师傅吃饭,主唱诗词
1、歌师小赵师傅敲鼓唱
时长:20分27秒
节选:
三言两语我想放个活,简单几句把诗扬啊。
王法无私人自招哦,世人何苦逞英豪喂。
充开肺腑心明白哦,杀死狂徒是水要喂。
我吟了一首诗哦,我再吟一首词,大人的英明得支持啊。
昨夜寒禁不住鸣哦,惊回千里梦哦,
已三更,人悄悄哦,窗外月落明哪。
起来独自绕街行哦,旧山松竹老,阻归尘。
欲将心事付瑶灯哦,知多少,弦断有谁听嘞。
我吟了一首词,我再吟四个字哦,大人英明也得知唉。
八个人共一张口哦,牛在独木桥上走嘛。
万事万物它开始,一人一在杆上头哦。
只剩四个字唉,请问师傅是不是哦?(众人答:是哦)
我吟了四个字嘛,我又吟一个字唉,大人英明也得知哦。
(那个)四川有一个人川连川嘞,湖北有一个山连山啰。
四个口字口连口嘛,两个王字肩到肩唉。(众人合唱)
歌师要问是何字喂,就是农民的耕地田哪。(歌师翁师傅答)
我吟了一个字哦,我再吟一首梦哦,大人英明说哦(答:正确!)
(这个)家族人才一间白,飘飘四下在落雪。(合唱)
山水还在前两架,饱足跨寒地稍白。
我吟了一首梦哦,我再吟一首画也,大人英明笑哈哈呀。
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哦。
春去花还在也,人来鸟不惊哪。(合唱)
2、歌师熬师傅敲鼓接唱
时长:38分16秒
节选:
(这个)大家闲置把鼓放啊,我来把鼓挑一肩啊。
才将喝酒又吃饭啊,喝酒应该把诗言唉。
无牌诗句都吟满啊,我一接鼓就要完啊。
我也勉强说一段啊,不知安然不安然唉。
还是诗句吟一段唉,我鼓儿都给下头穿啊。
韩信打马上高山啊,新坟旧坟埋两边唉。
左边埋的汉高祖啊,右边埋的楚霸王唉。
高祖坟上长青草哦,霸王坟上牛成行哦。
要得古人同相会呀,除非南和梦一场唉。
我刚才吟了诗一首哦,改个韵脚唱一会也,还把诗句吟一首,不知斗头不斗头哇。(刚才有人评价韵脚没有对)(众人答:斗头!)
我夜月楼台瓦屋留哇,猫儿咬了画布头唉。
是非只为多开口喔,烦恼该应强出头哦。
我刚才吟了诗一首,实在是在出个丑哦。
啊那个你一首也我一首哇,大家说来都斗头。(翁师傅对)
我只道是吟诗两个有啊,句句说来都斗头唉。
我有四个字儿有,要与大人把字凑哇。(翁师傅对)
一夫一妻不出头,一个钉子就挂绣球。(翁)
大字脚下多一点哪,就是谈的两个球啊。(翁)
天下太平四个字啊,赢了就各要罢休啊。(翁)
说这心里我各有,我怕搞来不斗头嘞。(熬)
我唱歌像把总管吼啊,撤销杯盘才斗头唉。(熬)
孝家样样都办得有啊,他那个丧事办得周啊。(陈)
先把筷子撤起走啊,盘子要端在后头啊。(熬)
如果汤碗撤起走,我们唱歌确实有唉。(熬)
晚上张锅再喝酒哇,大米装在外头唉。(熬)
硬讲岁数八十有哇,我各记在心里头唉。(熬)
如果唱歌丢了丑唉,兄长莫放心里头唉。(熬)
(围坐在灵桌前的歌师傅)
凌晨酒席撤了以后,众人又随便唱,或赞主家,或唱三国隋唐故事,大家轮着敲鼓演唱,直到早上天亮吃饭时又唱诗词等,出灵过后,连续五天晚上的坐丧就结束了。
(四)出殡
11日天刚亮,约六点多一点,周围帮忙的人们又聚集起来,送亡人上山。虽然现在也有火葬等现代葬法,但是在土家农村,人们还是实行土葬,讲究入土为安,所以就算在外面火葬了,多年后也会回来进行二次葬,落叶归根,长眠故土。这天人不多,主要是邻里和亲戚,大家会送完亡人最后一程,亲戚抚棺痛哭,在下土时见最后一面,邻里也帮忙出力将厚重的棺椁抬上山,一直到埋葬好亡人为止。此时花圈堆满坟头,炸火炮玩狮子,最后热闹一番。
14日,也就是埋葬逝者三天以后,亲戚又去坟头祭拜砌坟,叫做“复三”,烧纸炸鞭炮点香磕头以后,不免落泪一场。自此,一位逝去之人的最后仪式便结束了,从此,伴着黄土长眠于地下。
三
孝歌又叫丧鼓歌,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赞孝家祭死者、缅怀先人、说历史故事、唱诗词、猜谜等,甚至可以说爱情故事,没有禁忌。总结起来,孝歌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赞主家悼亡人之语;第二,演义故事;第三,诗词谜趣等。此几种都讲究韵脚,具体说来有十四种,分别为:“唱尽孔府立传志、合得礼貌来对答”十四个韵加“唲儿韵”半个韵,歌师力求句句押韵,但并不严格。每句大都七个字为一句,每一句前根据歌师个人喜好有“啊那个”、“那”“那个”等衬字,后面有“哟”、“喂”、“嘞”等口语话的字。歌师唱的内容除两顿饭的特定时间要唱诗词外,其他时间都可以随心所欲唱自己擅长的,各显其能,甚至可以争唱、对唱、合唱。他们所唱的故事可能出于某个段子,自己根据文学故事改编,他们唱的诗词也有一些错误,如小赵师傅唱的《隋唐演义》王世充杀许夭题诗于壁这首藏头诗,“杀却”变成“杀死”,岳飞《小重山》句子顺序颠倒,但是可以看见歌师们并非胸无点墨,虽然没有太多文化,却懂得很多东西。
不难发现,歌师在演唱每一句孝歌时,都会在前后加几个字的衬词,这点颇像竹枝词,也有一些论文研究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刘禹锡曾说湖南常德“此处风俗甚陋,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狞”,讲的便的土家人唱孝歌的风气,也注意到了唱法,并据此作竹枝词,使武陵蛮歌之。我想土家孝歌之中,不仅是竹枝词那样的文学样式,而那些看似娱乐实则哀悼的诗词故事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及其文化内涵,也许更应该值得我们注意。
我曾在市面上看到一些孝歌集子,小小的一册,卖价并不便宜。可见在新时代的今天,还是有人喜爱孝歌并热衷于演唱的。虽然如此,今天现代化的发展,也只有在偏远的土家农村,才能看到这种丧葬仪式与孝歌了。且现在年轻人学习演唱孝歌的非常少,歌师傅们面临无传人的困境,据我所知,利川市已经着手于将孝歌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这会对土家孝歌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些作用,让逐渐消亡的土家习俗继续留存下来。
作者简介
谢芳,女,土家族,年生,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明清文学方向级硕士研究生,中华多民族文化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首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跨学科视界》编辑︳周玮舒作者创作不易,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w/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