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未娶,我未嫁,不如来一场记忆终身的
婚姻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利川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即要媒人说亲、求婚、过门、看门户、讨庚问生期、定亲放话、迎亲、回门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礼方面还有别具一格的情节:哭嫁、过礼、开脸、戴花酒、背新娘、迎亲、戏亲、圆房、拜堂、坐床、闹房、穿鞋、回门等,保留和展示了土家族婚礼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
求婚
利川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带礼物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要自备一把伞,表示媒人愿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礼物,亲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后,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诺婚事,以示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如果女家不收礼物,便表示拒绝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没用。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双方议定财礼之后,即选择吉日定亲。定亲时,男方要准备酒肉、衣服、粑粑等作为礼物送到女家。女家设酒席款待男方来客和媒人,并把女儿的“八字”送给男方,表示两家正式联姻。
看门户
过门是土家族男女缔结婚姻重要的步骤。即准姑爷在媒人的陪同下第一次去女家,女家请族人一起帮忙“相亲”,大家为女家提供看法以供女家参考。经过商量之后,如果同意亲事,媒人便问其过门日期,得到日期后,男方则回家准备过门事宜。在过门的前一天,准姑爷在媒人的陪同下来到女家,接女家到男方家中。而男方则在这天请亲朋好友到家中陪客,这样流水席一直坐到深夜,待吃完饭后,准姑爷便烧香告祖。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便“打香桌”,把女家请到香桌旁坐下,坐好之后,男方的亲戚便一个接一个的的来认亲,并给女家一定数目的礼钱,一般为一百元。待出嫁的姑娘便随准姑爷认其所有的亲戚,谓之改口。此外,男家还要给女家一定数目的礼钱,谓之打发钱,以供准备嫁妆。诸事完毕之后,则鸣炮送女方回家,这就是过门的基本内容。过门之后,男女双方好似一家人开始来往。
订婚
那结为良缘的猪腿,是巧递婚期的暗号。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间,姑娘一般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蔸,看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这里面很有讲究。猪腿若光光荡荡,表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杀年猪,在肥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暗示男方来催(吹)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表明今年的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生猪腿上的尾巴砍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便会明白。
哭嫁
土家族以前有哭嫁的婚俗,那时土家族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因此,姑娘们都很重视哭嫁。哭嫁内容一般有“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骂媒人”等几个部分。
宴席
利川人大凡婚丧嫁娶都要办喜事,主人家会安排几十桌宴席来盛情款待远道而来或者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
准备
快办喜事的前三四天时间,男方的主人家就开始忙碌了,要计划安排多少桌,借多少桌人的碗筷、桌凳,要杀几头猪,包括本家办喜事用和送到女方家的礼信,办多少盘菜,需要找多少人帮忙等等。然后东家借桌凳、西家借碗筷,这家借甑子、那家借茶盘,忙得不亦乐乎。新娘家也不例外,他们要忙着置办嫁妆、购买电器和日常生活用品、通知亲朋好友等。男女方的酒宴正席相差一天,女方是第一天的中午,男方是第二天的中午。
执事单
办喜事的头一天,各路帮忙的人马一大早就纷纷从四面八方齐聚到主人家来了,大家七手八脚的你干这样、他干那样,三下五除二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干起活来。厨房的开始安案板,安案板时还得封红包。封四块的表示四季发财;封六块的表示六六大顺;封十二块的表示月月红。支客,总管开始分配活计拟定帮忙执事单。凡是来帮忙的人,都由总管安排活计,主人家喜事当天是不会当家的,完全由管客司安排。
执事单的题头称作“天作之合帮忙执事单”一般设有总管、支客、礼房、捡房、厨房、饭房、茶房、烟房、酒房、柴房、执盘、添饭、倒茶、调席、抱柴、水电、音响、生火、勤杂等。
过礼
出嫁的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意思是花好月圆之意,预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放在堂屋里面,擦干净,绑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至亲的还会送上一床被盖,同时对新娘进行梳洗打扮。“开脸”、“上头”、“戴花”、“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者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额上的汗毛,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首饰,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
吃过早饭后,新郎家就由管客司派出到新娘家过礼的人员。过礼有礼信、配礼和衣物、礼金等。男方还要送女方五个“一”:一万块钱、一百斤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条、一百斤酒。过礼的队伍由媒公媒婆带路,礼金也由他们保管。到了新娘家附近,快要到家门的时候,媒公就点燃一小串鞭炮,表示过礼的队伍已经到达,提醒女方支客准备接客。
新娘家听到鞭炮响了之后,支客也会点燃一串鞭炮,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屋了。过礼的队伍到了新娘家后,首先将所带来的礼物摆在堂屋里,让新娘家的支客按照礼物清单一一清点,交给新娘家总管,交代完毕后,才能进入厢房休息。
迎亲
正式结婚的那一天早上,天才麻麻亮,迎亲的大队人马就在带宾先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迎亲队伍由下列人员组成:带宾,八仙师、接亲客,新郎、带着绳子和滑竿抬嫁妆的人。带宾先生会和女方家的总管进行交涉,交换双方的意见、客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安排吃席,男方来的客安排在固定的几桌,筷子下压一喜庆红纸条,女方送亲的还会安排来陪,女方执盘会端上葵花子,烟和红包,还会多上一盘好菜(蹄膀),男方带宾也会给女方执盘的茶盘里丢烟和红包,双方还要互说四言八句等吉利。
发亲
吃席完毕,开始绑行架,路人可以从新娘陪奁被盖的多少看出新娘家是否殷实、陪奁好不好,是否令别的姑娘羡慕。支客一声高喊:“亲朋族戚且听好良辰吉时已经到,八仙锣鼓请奏乐烟花火鞭快鸣炮,迎亲姑娘作准备有请新贵人上轿。发亲啰!各就各位。”
抬嫁妆的人就来到自己认领的行嫁旁,迎亲的队伍按照带宾、过礼的、八仙师、接亲客、新郎、新娘、送亲客压轿娃(新娘的至亲男性且比自己年龄小,负责拿帐构和掌管箱子的钥匙,这样可以得到一笔比较丰厚的红包)的顺序排列,准备出发。
首先新郎站在堂屋里等候新娘,八仙师站在大门外阶檐口特意安排的八仙桌旁,鼓起腮帮子使劲的吹着《出门调》,打锣鼓的使劲敲打着《发亲曲》。在乐曲声中,早已哭得是泪人儿的新娘被自己的哥哥慢步背出闺房,在堂屋里放下,让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里的一个方斗上,踩上一双脚印,名曰:“踩斗”。新娘“踩斗”意味着把富贵也留给了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谷丰登。接着新娘家的支客点燃葵花杆或香树皮制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后抛去,洒下满屋火花,预示新娘未来前程灿烂。新娘则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把筷子,向身前身后撒去,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此时新娘上穿右开胸,大袖大摆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罗裙,叫“露水裙”,头包青丝帕,朱花银饰,琅佩叮当,由人扶着在堂屋哭拜一番,辞别祖先、告别父母,然后步行起程。新娘向香火深深地作三个揖,喊一声:“爸、妈,我走了!”再由哥嫂背出大门口。背上的新娘双脚要向后曲起,尽量抬高,千万不要勾到了大门槛,否则娘家人就会认为新娘把好运勾走了,从此就会倒霉,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不吉利的。然后再背出大门,给新娘穿上一双由婆家带来的绣花鞋,这时新娘就可以双脚着地了。
新娘上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由新郎准备一把花伞,叫“露水伞”,新娘来到了大门外送亲客赶忙把伞递给新娘打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时候,总管先生点燃一串鞭炮,随后亮开洪亮的嗓门说道:“青山青,绿水长,亲戚的友情终难忘;山路弯,草常绿,远来的贵客要离去。”意思就是开始送客了。带宾先生也点燃一串鞭炮回应:“天很宽,地很广,亲戚的未来日子长;山常青,水长流,打扰了贵亲马上走。”一是表示感谢,二是出发的信号。
此刻,唢呐、锣鼓、鞭炮齐鸣,鞭炮一炸完,抬行嫁的人就马上抬起行嫁飞跑,开始还守规矩,让大衣柜走在最前面,等背过了新娘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抢到前娘的前面,否则会被嬉笑为“送亲客”,那股兴奋劲儿简直没法比喻。
戏亲
在娶亲途中,凡是遇到过河、过桥,抬行嫁的人就会停下来,把行嫁横着拦在路中间,不让新娘过去,目的是要新娘给烟和发太阳花、糯糍粑、红包。等到快到新郎家时,更加热闹的花样百出的戏亲节目开始了。
那些未结婚的毛头小青年或者孩子们,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捉弄新郎新娘,往往搞得新郎新娘哭笑不得,喜庆的日子又不能发火,只好哭脸把着笑脸待。什么推磨、打花脸、抬轿子、挂牌子、咬苹果、锥屁股、站板凳、坐独轮车、背茅屎板、戴高帽子等,只要能够善意地整整新郎新娘,逗大家开心,他们什么花招都会使得出来。
拜堂
圆亲的人是由新郎的至亲且夫妻原配双方均健在的老年人担任。他们要负责给新郎新娘铺床、点花烛、换踩堂鞋等。等到新娘快到家门时,圆亲的人赶忙拿出一对红烛点上,然后拿出两双千层底布鞋去给一对新人换上,提着他们的旧鞋回来。并且这样的踩堂鞋只能够穿一次,以后就会把它压在自家的猪槽下边,直至烂去。然后夫妻拜堂入洞房。
闹房
土家族婚礼的晚上有闹洞房的习俗。新人房里三天无大小,不管是老辈子还是小辈子都可以参加这一活动。一是新郎新娘在洞房里,天刚黑又不好意思睡觉,必须要有人陪着说话才热闹。二是古人有“千金买笑”的典故。这世上爱惹女人可能是男人的通病,在新人房里逗逗新姑娘,说些有趣味的话,博得美人一笑,以饱眼福,觉得也是一种乐趣。三是新姑娘带的有好吃的,如花生、核桃,葵花板栗等,敲点吃一吃也可一饱口福。
喝茶穿鞋
拜堂的第二天早上举行“出拜”。堂屋里,族戚的长们辈围坐在几张桌子拼成的长方形案桌周围,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茶缸。新娘一一拜见族戚的长辈,长辈们说一些祝福吉利的话语,新娘会一一地给各位长辈倒茶,茶喝完后他们就将喝茶的红包放在茶缸里,多少不等。喝茶完毕,就开始穿鞋。新娘将从娘家做的布鞋一一发放给各位长辈,长辈们就又一次拿出打发钱给新娘。吃早餐时,新郎新娘会在席上给各位宾客装烟、抓瓜子,与全体亲朋见面,互说祝福的话。
送送亲客
吃过早饭,送亲客该走了。在新郎点燃的一串送别的鞭炮声中,送亲客出门了,新郎在后面背着送亲客的行李在后面跟着。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规矩,送亲客向新郎取回背篼时,只能反手从背后去接,不能回过头来看新郎,否则会遭到新郎家所有宾客的嘲笑。等接到背篼后,送亲客继续往前走,新郎也会继续跟着,直到送亲客丢下一个红包后,新郎才会转身回。回门婚后第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就会回到娘家省亲,叫做“回门”。“回门”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见岳父母的礼节。因此新郎要向岳父母送上丰盛的礼物,其中二十几斤重的一只猪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门”时,新娘要走在前面,新郎走在后面;返回家时则相反,并不能回过头去张望。
“回门”必须当天返回,绝对不能在娘家住宿。即使是出嫁多年的姑娘回到娘家时也决计不会被安排与夫婿同住一间屋子,这是土家族的禁忌。到“回门”归来,则是利川人心目中所崇尚的人生大典-------婚嫁礼仪才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夫妻便开始了新的生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s/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