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肉连响利川灯歌等获授湖北省少数民
又是一个好消息
据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发布的
关于
“湖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命名授牌对象的公示
我们大利川榜上有名
肉连响、利川灯歌——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包括:肉连响、利川灯戏、坝漆等)传承基地获授“湖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称号。
1利川肉连响肉连响
是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
“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
2利川灯歌利川灯歌
“利川灯歌”起源于利川市柏杨一带,灯歌中的众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脉相承。明末清初,灯歌已在今利川柏杨坝一带流行,迄今至少已有多年的历史。
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采莲船时都要唱灯歌,现在以《龙船调》为代表,涌现出《筛子关门眼睛多》、《打把扇子送情郎》等一批旋律优美、歌词诙谐生动的灯歌。
年,湖北省利川市的“利川灯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
利川灯歌就是这民歌海洋的一串珍珠,它熠熠生辉,照耀着利川人的生活;它像百灵鸟,给利川人带去欢声笑语;它像山泉,给利川人的生活增添了甘甜。
3利川坝漆利川坝漆
坝漆又称国漆,特指产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优质天然生漆,现在主要有利川毛坝坝漆和咸丰小村坝漆。坝漆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清初的年。周恩来总理曾经这样赞誉利川毛坝的生漆:“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
的确,用过利川毛坝漆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涂料。其漆酚含量高,膘度特别厚,亮光好、燥性好、浓度大,这是一般的人工合成漆无法比拟的。
利川还有更多优质的文化和习俗
它们会不断地发扬光大
身为利川人,我为利川骄傲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s/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