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三年来减少贫困人口10余万多亏了这

从高山到盆地,从集镇到村寨,越织越密的农村路网像主动脉与毛细血管互联互通,串联城乡,进村入寨。外地客商直接到产业基地收购农产品;创业大户在公路边办起畜禽养殖场,经营药材瓜果蔬菜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厂;景点旅游、民宿旅游车来人往,易地扶贫迁建的微型集镇,在公路边星罗棋布......这是一幅以交通作支撑的利川乡村风情画卷。

建南镇大道角村黄连基地

1

利川市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1.6万贫困人口要如期脱贫,必须以产业作引擎。

“脱贫的希望在产业,产业的基础在交通”。全市个行政村通畅工程建设,是交通扶贫的重要抓手。利川市交通部门在完成了全市行政村.5公里通畅工程建设之后,又一马当先向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进军——推动基本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向贫困村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结合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村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民宿旅游发展,抓好重点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特别是对群众脱贫带动力较大的产业公路建设。

据交通部门统计,从年至年,全市累计安排到乡镇的自然村水泥公路和贫困村道路硬化里程公里、精准扶贫产业公路71公里、贫困村泥结石路公里,总投资4.8亿元,其中年安排计划公里,已完成.5公里。

鱼木寨旅游公路直通苏马荡

利川交通扶贫的另一场攻坚战就是畅通市域干线公路“中梗阻”。近几年来,交通部门对11条总长公里的市到乡、乡到村的干线公路分别按照二级、三级公路标准提档升级,畅通了乡村主干线,打通了大部分乡村之间的“断头路”。年建成的鱼木寨旅游公路和当年开工的汪营白羊塘至后槽二级公路以及团堡国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市域路网结构。 

2

农村公路不仅要通畅,还要保障行车安全。针对利川农村山高坡陡、临崖临水路段多的现状,交通公路部门大力完善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在完成多公里国省道安保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向县乡村道延伸。年至年共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公里,为大部分农村公路筑起了“生命保障线”。

推进村村通客车进程,尽可能解决群众出行难。年,市政府筹措资金万元,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投入标准,对村村通客运实行补助奖励。截至年10月底,全市共投入运营的农村客车台座(其中投入村村通客车台座),开行农村客运线路条(其中通村客运线路条),3条农村客运班线完成了公交化改造,开通了4条镇村公交客运专线,投入车辆14台座。

“如今上街只需一杆烟(的时间),果茶瓜菜卖新鲜;肥料、饲料送到家门口,娃儿上学乘车一溜烟”。这是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过去农民上街“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如今走上了干净的水泥公路;过去从没出过远门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乘坐“村村通”客车到集镇换乘城乡客运班车进城,乘汽车、坐高铁日行千里,到达全国各地。

3

道路通畅带来百业皆兴,产业扶贫造“富”一方百姓。目前全市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已初步形成了“交通+特色产业”、“交通+乡村旅游”的“一镇一业”的产业扶贫格局。

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毛坝镇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其中茶叶收入贡献60%。9月底,金利茶业一举拿下出口摩洛哥万美元的大订单。目前毛坝镇的茶叶产业已经辐射带动柏杨坝镇以及利川西南片区各乡镇。

团堡山药产业

被誉为"水中碧螺春"的莼菜产业从佛宝山辐射到凉雾乡,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年莼菜产品出口创汇近万美元;全国水杉种苗基地之一的忠路镇,水杉等苗木苗圃产业总产值达1.16亿元;汇川农业公司辐射带动团堡镇3万亩山药基地,开发出多个产品提高了市场份额;汪营镇盛稀源公司年从华农大引进出菇率高的食用菌菌种,推出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香菇成为全镇2万余人脱贫的新产业。

小河水杉育苗产业

正在建设的省道,催生了沙溪乡新兴产业山桐子育苗和种植基地的形成,全乡实行""利益共享模式发展山桐子2万多亩,成为山桐子产业扶贫示范乡镇,目前全市已经有10个乡镇在签约共建山桐子基地。

如果说高速公路、铁路催生了苏马荡避暑旅游度假区,那么,利万高速公路和谋道连接线、鱼木寨旅游公路的相继开通,年白羊塘至后槽的二级公路开工建设以及度假区内部的道路疏通,为苏马荡旅游度假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苏马荡避暑旅游度假新城之夜

避暑度假旅游促进了苏马荡几个村由农业向旅游业、服务业转型。据谋道镇党委副书记覃吉攀介绍,苏马荡度假区每年夏季4个月的消费总额可达6亿元,旅游产业发展直接安置就业2.4万人,带动就业3万余人。度假区所辖8个村的余名原住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户均存款达73.2万元,分别比年增长2.6倍、8.8倍。5年时间,苏马荡已经脱变成一座暑期有20万人居住的避暑度假“山城”。

道路通畅客自来,巧“借”山水气候做文章。苏马荡旅游度假区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东城、南坪、柏杨等乡镇的乡村休闲度假民宿旅游,年,利川全域旅游实现综合收入59.3亿元。

南坪优质稻基地

六大特色产业因路而兴,产业扶贫成为脱贫致富的引擎,三年来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0余万人。

一条条平安畅通农村公路支撑起多元化的扶贫产业,也改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一条条连接城乡的交通大动脉,正在托起农民群众的小康梦。

了解更多利川资讯请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s/14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