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CBD,利川农村
近年来,利川市深入探索田园综合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无疑与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契合。
田园综合体是什么?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田园综合体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可以说,田园综合体是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独有的美丽和活力,为新时代的都市人打造别具一格的世外桃花源,实现城市居民的田园梦。同时,提升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商业价值,能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促进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
田园综合体的组成包括: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
来看看利川是怎样打造田园综合体的?
金秋时节,利川南坪一派丰收景象,稻鱼共生系统稻浪翻滚,莲鱼共生系统长势正旺、采摘体验园大棚里工人忙着采收果蔬。
南坪田园综合体核心区一角
利川生态好、资源优,传统农业发达,素有“银利川”美誉。近年来,该市抢抓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机遇,着力发展“田渔共生”农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布局田园综合体,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步伐。
新型农民忙创业
宜达家庭农场西红柿丰收
走进南坪村19组宜达家庭农场采摘体验园,大棚里满是火红的番茄,十多位农民工在不同的大棚里各自忙碌采摘。农场负责人陈宜达正忙着和工人一起转运刚刚采摘的番茄。看着堆如小山似的番茄,陈宜达笑逐颜开。
陈宜达父亲陈勇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经营大户,在业内打拼0多年。年,陈宜达从恩施职院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跟着父亲发展生态农业。去年,父子俩在南坪村流转了上百亩稻田发展“田渔共生”生态种养,收入达30多万元。
今年,除“田渔共生”面积翻番之外,陈宜达还结合父亲多年种植草莓的经验,再流转50亩土地打造采摘体验园,除百亩草莓外,还有瓜果蔬菜多亩。一季下来,农场仅采摘体验园就收入近万元。草莓园则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体验园,最高一天现场销售4.3万元,让父子俩喜上眉梢。
去年,火爆的利川民宿让当地创业者趋之若鹜。今年初,父子俩也决定依托当地的田渔共生系统和自家的采摘园,投入数百万元,在附近村落征地发展民宿,并成立恩施南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范产业发展。
自今年5月开工以来,接待中心施工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计划明年5月完工并投入营运。建成后,可同时接纳人就餐和百余人体验民宿。
南坪地处利中盆地,土地平坦,交通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民宿后发优势明显。陈宜达盘算着:春采草莓,夏乘凉,秋采果蔬冬玩雪,按年接待10万人次保守估算,按每人只消费百元,收入则可达千万元。
今年暑期,在苏马荡避暑的游客峰值达4万人。齐岳山隧道开通后,从谋道苏马荡乘车仅0分钟即可抵达宜达家庭农场。凭借苏马荡和利川旅游旺盛的人气,陈宜达的目标不是梦。
鱼米之乡新机遇
栖溪谷景区一角
沿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驱车进入五谷村组,金黄的稻田中,陡然出现一抹绿色,那正是新近崛起的休闲避暑好去处——栖溪谷。
当各处荷花早已谢尽,拥有数十个荷花品种的栖溪谷仍能见到怒放的莲花。面对金黄的稻谷和粉红的花朵,栖溪谷老板彭玉凤正在观景台上休闲赏景。彭玉凤,祖籍恩施,年进入利川经商,开过打字店、做过酒店和旅行社,也经营过餐饮。这几年看到利川乡村旅游突飞猛进,夫妻俩决定到农村创业。
年,彭玉凤辗转选中了风景优美的南坪五谷村,作为“下乡”创业基地。她在村里流转水田耕地数百亩,并从全国选了几十个荷花品种打造荷鱼共生生态观光园,引人北京中科忽悠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s/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