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些利川方言,你是嫩个说的不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3.html
很多人都认为利川话就是四川话、重庆话,其实不然利川的口音是属于湖北的口音属西南官话西南官话以恩施、宜昌、荆州武汉蔡甸区等为代表使用人口比例占全省约为40%-50%利川地处湖北西南边界西靠重庆,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多地文化在此交融语言也不雷同于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特别是一些方言更显特别小编搜集罗列了一些

大家看是不是这样说的

1.“外婆”说成“gāgā”;“爷爷”读“diādiā”;“奶奶”读“lāilāi”;“伯伯”读英语音标的/bébé/;“姑姑”说成“niāngniāng”;“哥哥”读“guōguō”;“爸爸”说成“老汉”。2.“肮脏”说成“nāidāi(来呆)”、“/sé/lài(蛇奈)”。3.“邋遢”说成“nǎkuǎ(哪垮)”,据个人猜测,这可能是本词传入利川时读别了。4.“荣、容”读成“yóng”,“荣”也有读“yún(云)”的。5.“知不知道”说成“晓不晓得”、“晓得啵”,“不知道”说成“找不倒(到)”,“晓得的哟”、“不晓得”,“晓得的哟”常用于稍加思索后的回答,“找不倒(到)”多用于推辞、隐瞒。6.“的”、“地”读成“di(滴)”。7.“一会儿”说成“一哈儿”(‘哈儿’读‘hēr’)。8.“一时”、“短时间”说成“hàmáng(哈忙)”。9.“怎么回事”说成“哪们(一声)咧”,“怎么搞的”说“哪们搞滴”。10.“讨厌”说成“厌tái”。11.“药”读成“yuó”。12.“zǎ辣子”、“醢(hǎi)椒面”。一种利川特色菜,用玉米和辣椒为原料,经发酵做成。13.“腐乳”说成“霉豆腐”。14.“肉”读“rú”,也可以说成“gǎgǎ”。15.带柄的小容器叫做“缸缸”。16.“感冒了”说成“搞凉了”。这种说法多见于中老年人。17.物品等被水泡过后就叫“zǎ着哒”,人淋雨后也可说“zǎ”。18.“硬”读“èn”。

19.“你知道什么?”,在利川说成“你晓得个么子哦!”,稍粗鲁一点的“你晓得个狗屁!”,更粗鲁的就说“你晓得个卵!”,流氓似的说法“你晓得个JB”。

20.“去”读成“qì”或者“qiè”。

21.“傻子”说成“/dědě/”,“zuǎngbàng”、“hǎbēr(哈奔儿)”,“zuǎngbàng(撞棒)”是用得最多的。。22.说某人厉害就说他“凶敢”,还一种说法就是“jiǎo”,常见于年轻人。23.形容婴幼儿夜间哭得烦人,就说“噪或噪人”。24.大人骂小孩时常用:“短命儿”,“短命花花儿”、“要死的”、“砍脑壳的”、“仙人”、“死妹子儿(‘子儿’读zěr”)。25.“糟了”说成“拐哒”。26.“hǎ(哈数)”,意思是“分寸”、“有希望、盼头”、“分量”、“道理、利害”,例如:“他搞么子没得哈数(分寸)”。27.“头”说成“脑壳”、“脑袋瓜儿”。28.“理发”说成“剃脑壳”。29.生小孩满10天后叫做“打三朝儿(zēr)”。平时到亲朋好友家去玩就叫做“走人户”。30.“陀螺”叫做“/dé/(得)螺”。

31.“扇你两耳光!”说成“cǎn(铲)你两耳死!”

32.用脚踢别人叫做“zuǎ”和“tǒu(投)”,如:“信不信我tǒu(投)你两脚哟!”,还有说“给你两脚尖!”33.手指把别人的少许肉提起来旋转叫做“揪”,指甲按在别人的皮肤上往下用力叫做“ká”,如果做直线运动就叫做“抠”,这三种都是女生整人的手段,蛮厉害哟!34.“开始”说成“驾灭”。35.“结束”说成“ságuó”。36.“旮旯”说成“kākāguóguó”。37.吃东西没有分寸叫做“憨qí(吃)hǎ(傻)胀”。38.“饭、烦”读“huàn”。39.“可、课、苛”等读“kuo(声调不变)”。40.“聊天”说成“摆龙门阵”,“日白”、“niǎtiǎtiǎ”。41.“气候不好”说成“天色不好”。42.“馅”叫做“潲子”。43.“看穿了、看透了”说成“看白了”。44.“泡妞”说成“zǎ妹儿”。45.“聪明”说成“尖”。46.“吝啬”说成“séi巴”。47.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叫做“向”。48.“lōugōu(勾)”。形容占便宜的人,跟“séi巴”、“痞”相近。也表示“肮脏”。49.“涮(shuàn)坛子”,意思是“搞得好玩”,“不在意”、“不认真”、“开玩笑”。50.“扁、揍”在利川叫“皮”,如:“扁他一顿”就叫“皮他一顿”。51.“shào皮”,意思是“使没面子”。52.“难受”说成“过不得”。53.“利索”即动作快、干净利落。54.“撒娇”说成“niā”。55.“嗲声嗲气”说成“niā里niā气”。56.“鬼”叫做“麻麻儿”,读“mámer”。57.“游泳”叫做“浮澡儿”,读“fúzěr”。58.吃剩的饭菜倒在桶里用来喂猪叫“猪潲”,里面的水叫“潲水”。59.“调料”叫“向溜儿”。60.“……再说”在利川就说成“……zhuó(捉)”,如:“等我把饭奇哒zhuó捉。”61.“u”读“ou”。如“土地”就读“tǒu地”,“歹毒”就读“歹dǒu”;“肚子”就读“dǒu子”。62.“便宜”叫“香殷”。63.“差”说成“piè”。如:“她读书piè得很”。64.“现在”说成“才将”,如:“你才将搞的事情斗忘记哒唆?”。65.没有穿衣服就叫做“打光dǒngdǒng”。66.“猪脑壳”,形容某人对某事会错了意,女性往往喜欢用“猪脑壳”一词来骂男性。67.“吃饭”有时说成“窝腻”、“通腻巴子”,这是骂人的说法。有时也用于开玩笑。68.“赶集市”叫做“赶场”。69.“玩街机”叫做“打板儿(běr)”。70.“汤圆”说成“汤bēr”。71.“勉强”说成“鼓倒”、“he起”,如:“奇(吃)不完莫鼓倒(勉强)胀。72.“被子”说成“铺盖”。73.“手套”说成“手笼子”。74.“墨水”说成“电水”,正宗的利川说法应该是“电水儿”。75.“搞快点、快点”说成“扣手”。76.“吓”读“hēi(黑)”,如:“你别吓我”就说成“你莫黑我”。77.“二皇二皇”,状态不佳,喝多了,就说他“喝得二皇二皇滴”。78.“二麻二麻”,此种说法只能用于喝醉了酒。79.“打”,这个字在利川话中是万能动词,如:编织毛衣叫做“打毛线衣”,玩游戏机叫做“打电子游戏”,晚上睡觉将被子踢开就叫做“打铺盖”。80.“下基脚”,修房前必须进行的工事。81.“脱臼”叫做“挫眚”。82.“摔跤”叫做“打趴扑”,用于向前摔。83.“擦”说成“支”,如:给伤口支药,把桌子上的灰支干净。84.“塑料袋”说成“胶子口袋”。85.“鞋”读成“hái(孩)”。86.“屙尿”读成“wō尿”。87.“鼻涕”叫做“鼻子”。感冒时叫做“清鼻子”。88.“眼泪”叫做“眼睛水儿”。89.“难道”、“莫非”说成“为别”。90.“饿”读“wò”。91.“些”读成“xī(奚)”。92.“这里”、“这个地方”说成“lèi(勒)塔”、“勒哈儿”、“勒截”。93.“揉”读成“ruá”,如:帮我把勒截ruá一哈。94.“小心”说成“招呼”。95.“敲”说成“kāo”,如:敲头就说成“kāo锅川儿”。96.“拳头”叫做“锭子”。97.用拳头击打叫做“záng”,如:招呼老子záng你两锭子。98.用工具从下往上用力叫“挺”,如:牙磕石头上了,说成“牙齿被挺着哒!”99.“捉迷藏”叫做“捉mēr(猫儿)”。.大口进食叫做“逮”,如:“饿着哒,切两碗面哒捉!”,“来!逮两坨gǎgǎ。”.“杀猫儿”,指乱要价。.“吃”读成“qí(奇)”。.电器有故障,叫做“扯(读chěi)拐”。.大米饭叫做“māngmāng”。.故意说成“刁子”。.“在”读成“dài(带、待)”。.“塞”说成“入(读三声)”、“kā”,如:“把勒个箱子也kā进切。”。.“就”说成“dòu(斗)”,如:“斗是勒们个哈(就这样)”。.“麻炸”,一种油炸食品,主要原料是土豆粉、苕粉、麦粉等。.指桑骂槐、埋怨叫做“说匣子话”。

利川话音的基本特点

利川话的基本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是:儿化音叫多、一些字和词发音不清不易辨别、生活中口头用语多带一些当地特有的感叹词对前面话语加以修饰。另外在一些字的音调上、读法上发生变化。

一、儿化音比较典型。利川话发音在对部分人名的称呼、对部分动物、植物的叫法上均带儿化音。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举例说明。

(一)对部分人名的称呼上,最后一个字带“er”音比较典型的有:bīn(g)音的字,如:兵、冰、宾、彬等;jūn音的字,如:军、君、俊等;jūan、quan音的字,如:娟、全、权等;yān音的字,如:燕、晏等;mín(g)、pīn(g)音的字,如:民、铭、明、平、萍等字。以上一些常用于人名的字,在其称呼时常带“er”来发音,但这样发音并不是对人的不尊敬,只是一种习惯叫法而已。

(二)对部分动物的称呼上比较典型的有:如:猫儿、狗儿、马儿、羊儿、骡儿、猪儿等家禽、家畜;鸡一般不带“er”,后面带“子”,小鸡一般叫“鸡崽崽儿”,如果说“鸡儿”就是别的意思了,一般用于脏话,也指小男孩儿的那个“东东”。家禽、家畜等动物带“er”音大多指未长大的,一般在长大后,叫法上后面加“子”,但猫、马、牛后面不加。对野生动物的叫法上,一般最后一个字的后面很少加“er”,但也有如:野兔儿、虫儿、鱼儿等。另外“狼”称“才狗”常用于哄小孩。

(三)对部分植物、物件称呼比较典型的有:树儿、向花儿(向日葵)、杯杯儿、棒棒儿(棍子)、杆杆儿、瓶瓶儿、碗儿、饭儿、缸缸儿(杯子)、盘盘儿、灯儿等。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叫法上带“er”音的较多,对植物的叫法相对较少。

二、在一些特别需要用到舌头和嘴唇发音的字词上混淆,舌头和嘴唇多偷懒,不发音不清不易辨别。下面是比较典型的几类:

子(zi)”与“撕(sī)纸(zhǐ)”,“尺(chǐ)子(zi)”与“辞(cí)职(zhí)”这些字词的发音上,容易混淆、模糊,一般以不卷舌发音为主;

(二)f与h打头的字的发音上分不清。如:在佛(fó)与火(huǒ)、花(huā)与发(fā)、飞(fēi)与灰(huī)、昏(hūn)与分(fēn)、夫(fū)与呼(hū)、符(fú)与胡(hú)等这些字词的发音上混淆,常多以多以h发音为主;另生活中还常把佛教说成“符教”;

(三)l与n打头的字和一些韵母带g与不带g的字的发音上混淆、模糊。如:在“累(lèi)与内(nèi)”、“腊(là)与拿(ná)”等字词的发音上不太容易分清,另还常把“来(lái)路(lù)”说成“来(lái)nóu”等;韵母带g与不带g的字主要集中在ing、eng发音的字上,如:乒(pīng)乓(pāng)球读成“兵(bīng)帮(bāng)球”、生(shēng)、身(shēn)都读“森(sēn)”等;

另外,部分韵母以e发音的字,将e读成o,如:鄂、峨、蛾读成“wǒ”;哥、歌、个、割都读“guo”,可、课等都成“kuo”;部分韵母以u发音的字,将u读成ou,如:土、赌读成“tòu、dòu”。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c/9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