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逆袭与利川大逆转

新媒体正能量大利川微世界

辉煌十二五①

至年,是利川发展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五年。为全面展示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与大家一起,重温过去五年光辉岁月,共同回首前行历程,品味五年辉煌成就,展望“十三五”利川梦。

1月4日,利川市团堡镇西兰卡普旅游项目指挥部,覃太祥用电脑查阅资料。55岁的他,不再是谋道镇苏马荡农民,桌上放着他的名片“西兰卡普项目三农工作部经理”。

从年8月17日到这里上班,覃太祥获得感十足,“我现在主要是带领一帮年轻人代表公司与农户打交道,推进项目又尽量引导农民吃上旅游饭。每月能拿到多元的工资,还可以安心写作。”

从种地难养家到十年务工辛酸路,再到如今的公司“白领”,5年来,覃太祥来了个草根逆袭。他乡土小说里的家乡现实人物也个个玩逆袭:药材村的覃太雄等5名40多岁的“老光棍”腰缠万贯,娶了媳妇生了娃。

覃太祥和老乡们逆袭在开放开发的春天,正是他家乡利川经济社会发展大逆转的时刻。

“那几年,说是药材村却找不到吃,出去打工,还得先到利川城住一晚再赶长途汽车。”覃太祥回首打工岁月直摇头。如今,同样是药材产地的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村,村民徐泽刚在家里网上签订单,快递上门,通过高速公路、高铁甚至飞机,很快把黄连等货物送到客户手中。

沪渝高铁、沪渝高速、利万高速,让利川坐过山车似地从穷乡僻壤变为交通枢纽。5年来,全市光缆线路达公里,光纤到行政村个,让闭塞逆转为信息极大开放。

交通信息的极大改善带来区位大逆转、资源优势大逆转。过去“高山的地贫,高山的风寒,高山的女争嫁平坝汉”,如今高山地贵风暖人更洋气。苏马荡一夜春风起新城,齐岳山呼啦啦成“风车”森林。

“山里人谋出山之道,正变为山外人谋进山之道!”如覃太祥所说,气候与生态成为利川最大资源。

利川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更突显了生态与气候优势。于是,这些年,曾经火起来的寒池山下硫铁矿开采冷下来;曾经的老烟厂区引进卫浴企业也让它黄了;齐岳山开发区拆后,这些年又成立了生态保护示范区。享受独特气候,注重生态保护与开发,外地人进川了,城里人进山了。万州人投资苏马荡,武汉人投资大水井,云阳人投资栏堰村,时代置业改为时代泛旅下乡凉雾搅热夷城项目,腾龙纵横下乡团堡野猫水村造出个宜影古镇,香港、广州大集团进入利川到南坪正规划投资数十亿元的影视基地。土地供应由城到乡开始逆转。

逆转在深层。五年之变是计划到市场的快速之路。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到市场主导。政府放手,市场活力迸发,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逐年上升。苏马荡就是一个完全逆转的典型。

逆转是从饿商到选商、盼开发到重保护中坚守的逆转。几大闹剧其实印证的是利川在保护中开发的定力。佛宝山几次“相亲”终未成婚,白羊塘有公司放了“大炮”一直没影,香港某集团投资8亿元成空话。这些都是坚守不妥协,不贱用资源的逆转。

坚守换来成就,山里货正显价值。苏马荡坚守森林红线,才有提升空间,才有覃太祥这些草根逆袭。茶叶有生态之优,有重点扶持,才有利川红上“北上广”,才有金利茶业开起跨国公司,才有金利公司赵璇这些利川妹子由“北漂”到“非漂”的外贸之旅。党委、政府的坚守给民间以力量,终让山珍由桶装大路货逆转为自主品牌飘红全国、漂洋过海,外贸出口比“十一五”增长16.8倍。

逆转,五年来,利川三次产业结构比由42.1:20.8:37.1转为32.1:27.7:40.2,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如利川市委主要领导所言,利川已进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黄金时期。

编辑:陈玄瑛

审核:万婷

审签:刘洪浩

如何了解更多利川新闻资讯?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17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