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利川的村民们会觉得中央政策好,就

对于这个话题的选材,其实已经由来已久,并不是为了跟风。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对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存在的矛盾早就洞若观火,——而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各地纪委的例行通报——除了级别不够的以外,几乎没有不涉及到村干部违规的,这似乎就佐证了流传在老百姓口里——“国家和中央的政策就是好,只是下面的村干部胡乱搞”的说法,在利川的农村,甚至于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市委市政府还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只是一到下面就乱套了。”

在利川个行政村里居住着大约60万村民,但并不都是“刁民”,他们有这样的认知,起码是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政党,这个社会体制的高度认同。可是他们和村干部似乎长期以来就有矛盾,集中体现在国家政策在落实的时候,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恰恰又能最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简单地说,国家每年查处的“大老虎”那么多,他们并不见得都义愤填膺,深恶痛绝。倘若是是查处了村官,反而会让许多村民弹冠相庆,拍手称快。这就好比在坐在屋里听雷声,虽说声势浩大,可都从头顶飘过了。但是如果你在屋里扔一颗鞭炮,哪怕是一颗最小的鞭炮,他们就会跳起来和你以命相搏,势不两立。

他们对国家和体质的高度认同,是源于他们生活在这个国度里有着高度的安全感和自豪感。“种了这么多年的田,不再交任何税费,反而给我们补贴,也只有共产党能够做得到!”这是许多年长的村民对国家的肺腑之言。然而,在那些年要上缴高额的农特两税和三提五统的年代,农民和政府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但是依然没有人愤恨这个国家,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作出政策调整和改变,给他们一条“活路”。

可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多地产生,或者说是积存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矛盾呢?不可否认的是,低保、助学、扶贫等政策刚刚来到农村的时候,有些地方确实出现过村干部将自己的父母、子女等近亲属挂在贫困村民的户头下冒领的事情,也有一些村干部在农村宅基地取消收费后,在代村民们审批宅基地时,瞒天过海地以每平方40块钱收取村民们宅基地费用……不过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十年之前,或者更久,最后的结局都是受到了查处。无论是冒领的低保款还是征收的宅基地费都全部退还给了村民。

在那个时候,政策并不明晰,老百姓对政策的了解并不透彻,就给一部分素质低下的村干部提供了“蒙着鼓儿打”的可乘之机。但是现在却不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因为许多政策出台以后,不仅要落实到人,还要宣传到户。公开决定了公正,公正决定了公平,公平决定了公心。

在好政策出台的初期,并没有将政策执行好,致使村民们对村干部有了成见和不满,这些不满和成见一旦先入为主地占据了村民们的心理禁区,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对村干部的认知和观念,贴上了不光彩的标签,甚至成为了固定的惯性思维,要想改变起来,就十分困难,有道是“由好及坏易,由坏转好难”。这就好像,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无法戒掉,特别是农村的许多老人,抽了一辈子的烟,如果有一天不抽,不用问,一定是病了,或者是患上了危机到生名的大病,不得不停止抽烟。

如何根治老百姓的这种病态心理?第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以时间来洗涤在执行政策时的龌蹉和肮脏,以时间来擦拭执行政策时的尘埃和阴影,让村民们感觉到阳光,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公平。第二是加大对某些违规村干部的查处力度,让村民们在认同国家好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法律的力度和决心,威仪和尊严。第三就是需要村干部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做出转变,在执行村务的实现全面的透明、真正的民主,让村民们都能够参与到村务中来,由为村民们当家做主到成为村民们的排头兵和领路人。

在我认识的村干部中,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还是大有人在。他们并不都是想着往自己的荷包里挣票子,他们也会为自己村的公路还没有硬化而焦头烂额,他们也会为自己村的脱贫致富而废寝忘食,他们甚至于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村民,会在他们能够担起的责任之内减轻村民的负担。村干部都不是傻瓜和低智商的人,他们谁都不愿意被上级通报批评,被村民流言蜚语中伤。可是在他们之中,即使有所作为的村干部,也是“老鼠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这种“国家政策好,村干部坏”的言论,实际上客观反应了农村工作中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其实村干部也难当,由于村干部日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和践行者,他们既处于庙堂之高却身居末位,又在江湖之远却身先士卒,他们既要理解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要求,又要完成目标、任务,还要兼顾村民们的社情、民意、舆论。作为村民们接触到的第一级官员,他们同时又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

“远香近臭”,国家在村民们的心中是神圣的,但同时又是遥不可及的,所以在老百姓看来,国家是美好的。可是村干部们却因为离得最近,必然会遭受村民们非议,因为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会以许多不同的标准去评判村干部,只要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参差不齐的参照物和多重标准。可是村干部也不是神,他们也是人,是人就分身乏术,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有许多诉求本身是不合理的。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事情都事出有因,并不都是无风就起浪。最近就有朋友表达了他们的困惑,“有些村干部在做工作的时候,为了求稳,为了不得罪人,对工作会出现慵懒,他还举了个例子,在利川市医疗保险局年11月8号就印发了的《利川市年新农合门诊重症医疗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村干部只是在村民群里发了一下就应付了,并没有去宣传。”

无独有偶,利川市某乡镇村民的亩山林在第二次换发林权证的时候,被确权给了村委会,村民们起诉利川市政府,法院判决撤销第二次确权的林权证,可是在判决生效两年多了,却至今没有确权给村民,到现在还有许多村民在为此事奔走申述。最后的结果还不知道怎样。像这样的事情,对于恶化村民们对村干部的认知,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不再是推波助澜,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对于村民和村干部的矛盾,也一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有些地方村民,也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某村一位五保户死亡后,一些人就打着“村干部不管,这个年代还饿死人”的幌子到处生事,而事实却不是村干部没有管,而是管了,连死亡后的安葬都是村委会完成的。在那位五保户活着的时候,村委会同样安排了离她家最近的村民对她进行护理。而那帮恶意攻击村委会的人却怀着其他的目的,那就是扳倒现任的村干部,扶和他们有利益关系的人上台。

在农村,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特别是在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时候,总会有人一边说村委会的坏话,一边又致力于将自己推崇的人扶上台。可是,随着民主进程步伐地加快,老百姓的心里还是最清楚什么样的干部适合于自己的村庄发展。那些上窜下跳的人并不会得逞。

还有就是,村民们的小农思想,总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需要捐款或者集资做公益事业的时候,为数不少的村民会袖手旁观,分文不舍。可是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会比贫穷,比困难,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照顾,这种心理的不平衡就会导致他们对惠民政策主观臆断,一味地想当然。

村民和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其实就像一个家庭存在的矛盾一样,最终都会化解。比如说人们质疑的低保、粮补、生补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现在都不经过村干部之手了,而是打入每一个农民的“一本通”银行账户,国家的政策就像阳光一样直接普照到村民的身上,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围着炉子烤火,前面的人烤糊了,后面烤二层火的人还后背发凉,乃至于感冒,发烧,打喷嚏。“国家的政策好,就是村干部坏”,就是某些人感冒发烧后打的喷嚏,最后传染给了没有感冒的人。

在利川通报的村干部违规违纪的名单中,也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占不到个村的10%,也就是说,90%的村干部还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这些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一小撮村干部们,极大地伤害了基层干部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形象,损毁了基层干部的声誉。

在农村同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屋大必有漏,族大必有丑”,为什么村民可以原谅自己的过错,而要将对村干部不好的认知强加给所有的村干部呢?“一个牛尾巴,只遮一个牛屁股”,不要以偏概全,不要树倒打着旁边人。不要蒙到铺盖发汗。更何况村民们认同的中央和国家,已经对那些为害乡里,为官不仁的村干部进行了严厉地打击。高悬在村干部们头顶的达摩克斯利剑,为他们时刻敲响警钟。

现在国家的任何政策,都在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传达给每一个人,政策都透明了,作为村民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转变自己思想意识,在认可国家和中央的同时,也肯定村干部的付出和努力。吃水不忘挖井人,村干部恰恰是为村民们提水到户的人。有私欲和私利的人,不配谈公正,只要你的内心没有一己私利,你就会抬着头看到前面的阳光,而不是老是回过头来去看背后的影子。在新时代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万丈光芒下,如果你永远固守自己内心的隐晦和迷惘,那就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15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