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的村民朋友注意啦土地承包再延30年
在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为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将维持现状再延长30年。
将承包期顺延30年,是给中国广大的农民朋友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农村土地工作有一个远景的规划和长久的政策。这样一来,农民既可以安下心来,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好生产,又可以放心的流转土地经营权,让一部分撂荒或者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土地承包人的利益最大化,还可以让那些处于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安心进城务工,不再瞻前顾后,害怕失去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土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两次土地承包,第一次为期15年,第二次为期30年,再加上此次延长的30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保持稳定长达75年,深度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新一轮土地承包期到期之后,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时,在新中国成立周年之际,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已经完全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会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创造更好的条件,留下重要的时间窗口来进一步规划调整。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在年高质量高水准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简单点说就是土地是集体所有的,集体承包给你,你有了承包经营权,你又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别人耕种,别人就有了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但是你同时还保留了土地的承包权,确权的时候,土地还是确给你的。当你的承包期到了之后,集体又再可以把这块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发包。
那么,在土地完成完成确权颁证工作之后,还能不能变更户名?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只要符合变更条件,重要的一点是其他的家庭成员不存在任何异议。比如在之前所颁证的承包户主姓名是父母亲,在父母亲去世之后,子女就可以将父母承包的土地变更到自己名下,方便土地的耕耘管理。但是,这里有最重要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变更后的新户主必须是本村村民,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内成员。也就是说,如果是嫁出去的女儿,户口迁走了的,不能变更到其名下。还有就是,比如你因为读书、参加工作、去别处安家落户后户口已经不在本村,同样不能变更。
如果符合变更前提,在变更人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新户主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当然,这里还要求自然人精神健康、智力健全,不属于《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的精神病人。
2,新户主必须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户口,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当地农业户口。注意不要混淆,具备当地户口,和在当地出生是有区别的,在当地出生之后,无论什么原因迁走了的,就不再具备成为当地农业户口的条件。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记住,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户口,如果具有双重户口的,比如之前不规范的户籍管理,鲜有存在在A村和B村同时拥有户口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二者必选其一。
3,土地的权属必须没有纠纷。无论是依法转让,还是自愿互换的土地,都需要涉案变更的土地四至界线清楚,且没有任何疑义。比如转让的土地,就得有正规合法,相关部门准许转让的手续。如果是互换的,就要置换的另一方对权属没有异议。这种情况,可以在原户主自愿同意变更后,由他们双方共同约定好权属,形成签字盖章的、能得到法律认可的有效正式文书。
4,原户主因故死亡后,新户主经由家庭内部成员一致推举产生,无论是兄弟姐妹都认同,不存在纠纷。比如你有几弟兄,在父母去世之后,到底将父母承包的土地变更到谁的名下,必须要所有的成员都达成共识后,才能去变更。如果没有家庭成员所有人的同意,会导致无法变更。家庭内部成员包括这个家庭中具有死亡当事人继承权的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在具备了以上四个必备的变更条件了之后,就可以向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利川目前是经管站)提出变更申请,需要带上土地承包变更申请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以及当地政府职能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在县级人民政府职能主管部门审核审查同意后,即可办理相关变更手续。最后,通过后在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修改户主,并注明“变更”,录入电子管理系统。
在子女长大后,涉及到分家立户的,如果需要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则需要,1,分户双方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分户。2,在分户双方自愿自主的基础上,签订承包分户协议,协议中要明确标注清楚各自地块的位置和面积。注意,所注明的地块必须和原承包经营权证上地块的位置和面积相吻合。3,上报给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发包方,发包方同意后进行分户登记发证,原承包户主名须在新证上进行备注。
人勤地能生黄金,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就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国家延长承包期,是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的稳定发展,确保农业的持续进步。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就以后,国家对农村农业的反哺。我们相信,农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