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利川入选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9月2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全省共有49个县(市、区)和乡(镇)入选恩施州四地上榜分别是:来凤县百福司镇利川市咸丰县建始县长梁镇
上一篇文章: 全面恢复焦作刚刚紧急发布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来凤县百福司镇
土家族摆手舞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其意为敬神跳,汉语叫跳摆手,是流传于鄂、湘、渝边区酉水流域土家族的一种祭祀舞蹈。
年6月,土家族摆手舞(来凤)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罗健华摄
来凤县兴安村庙堡摆手堂现存清嘉庆五年(年)残碑铭文记载:“盖闻神威赫矣,千秋顶祀之瞻,庙貌巍峨百世,此皆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也。弘仰献文之重,唯我爵主,昔威振乎保靖。”就是跳摆手敬祖先的最好注脚,可见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一种舞蹈。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清同治本《来凤县志》转载《湖广通志》关于五代时“摆手舞与普舍树”的传奇,生动地记叙了一千多年前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利川市利川民歌利川曾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中国歌舞之乡”等称号。起源于利川的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叙卿和黄业威收集整理,后来被众多的歌唱家传唱,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土家民歌之一。在利川,土家民歌无处不在:干活喊号子,进山和山歌,下田唱田歌,闲暇哼小调,相亲对情歌……喜闻乐见的土家民歌集中反映了利川深厚的民族文化、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风情浓郁的民族风情、雄险幽秀的自然景观以及当代利川人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咸丰被誉为中国干栏之乡,咸丰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首批国家级传统技艺振兴项目。走在咸丰的山水之间,吊脚楼随处可见,它们或成群结队立于平坝,或单家独户隐居山林,或与河流池塘为邻。咸丰吊脚楼的主要形制有四合水天井式、撮箕口式、钥匙头式和走马转角式等。咸丰吊脚楼营造技艺,经过土家工匠们世世代代不断传习和改进,现已形成完整的活态传承体系。其中涌现出一位国家级传承人万桃元,省级传承人谢明贤,以及多名州县级传承人。
建始县长梁镇建始丝弦锣鼓丝弦锣鼓是土家器乐曲牌的总称,历来称“打锣鼓”或“打丝弦”,流传很广,但风格各异,是唢吹戏的特殊曲牌,戏感强,常联缀演奏,其情感丰富。旋龙村作为建始县旋龙丝弦锣鼓传承基地,借助旅游热带来的红利,把这一“土家交响乐”传承下去。园区内设有表演戏台,祝寿唱“老年高”,嫁人唱“娘哭女、女哭娘”,白事唱“上山猫”……丰富的曲目展现了多样的旋龙魅力。来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办公厅云上恩施长江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zz/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