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忠路镇民族小学年春季学期清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逝者、悼念故人的传统节日。为了确保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假期,根据上级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清明节放假相关事宜告知如下,敬请查阅:
一、放假时间安排
放假时间为4月3日(星期六)至5日(星期一),共3天。
二、接送孩子注意事项:
1、家长按放学时间到校门口排队有序接学生,不带学生购买路边摊食物,不要乱扔垃圾。(温馨提示:家长不要在校门外吸烟、不高声喧哗。)
2、到校接送孩子时,听从安保人员指挥。
三、假期要求:
为保证学生清明假期的健康和安全,使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在此,希望您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家长接送孩子往返途中,请全程配戴口罩,做好疫情安全防护。
2、请您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首先,要注意防火安全。教育孩子做到不玩火、不放火,遇有火灾发生时要学会自救,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其次,要注意交通安全,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此外,还要注意居家用气、用电安全,合理饮食,防止暴饮暴食、食物中毒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3、节日期间,带子女走亲访友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育子女,遵守礼仪,争做“文明公民”。
4、假期期间多与子女交流沟通,多关心子女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督促子女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合理安排时间。
清明节德育作业
请注意查收哟!!!
一、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二、了解清明节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拜祭。
2、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4、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5、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鞠,就是中国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6、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
7、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8、禁火寒食
寒食节也是属于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平时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祭祀活动之前都会进行改火寒食,这是属于一种很传统也是很严谨的祭祀活动之一。
三、掌握清明节古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消防安全
清明假期,尽可能引导孩子开展网上祭先烈、瞻仰先贤等活动,若带孩子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做好防火措施,以免引发火灾。
2、重视交通安全
清明放假期间人多、车多,出行要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靠右行,不要乘坐“三无”车辆。
3、加强出游安全
严禁学生私自结伙出游,对于家长组织的外出踏青活动,一定要加强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家长陪同不准单独到河边、铁路和池塘、工地等危险处所玩耍,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遵守校规校纪,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假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一切活动听家长的安排,不私自外出游逛,不参加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严禁任何学生参与打架斗殴和危害社会的活动,严禁任何学生进营业性网吧、歌厅、游戏厅。
5、疫情防控:学生上下学途中必须规范佩戴口罩,自觉保持一米间距。根据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建议家长非必须不带孩子离开恩施州,确有需要出州的请第一时间到班主任处报备。
6、校园安全:为确保学生安全,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电吹风、零食(各种生冷熟食)进校。若学生因病需要带药品到学校,请家长与班主任联系,告知药品种类、用量及其他注意事项,由班主任提醒学生按时按量规范服药。
7、森林防火安全: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
我校为培养博雅好少年,现开展“祭英烈学党史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号召全体同学们在清明节,开展瞻仰宣誓、祭奠英烈活动。
●活动时间
3月30日——4月9日
●参与方式
扫码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zz/1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