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ldquo乡村旅游rdquo
近几年,乡村旅游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据农视网报道,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亿元级别,这也说明乡村旅游业是很有“钱景”的。加之不少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不少人都想趁着政策好去农村创业搞“乡村旅游”。
随着全国乡村旅游的方兴未艾,利川的乡村旅游也渐入佳境,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利川的每一个乡村,几乎都有乡村旅游,或者是将乡村旅游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
但是,由于缺乏行业性管理规定的指导和统一的规划布局,利川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各自为阵的单兵作战状态。因此就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或者说是恶性的竞争。比如在今年的旅游旺季,就出现了以远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数倍的“自杀性”行为来招徕顾客。
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是需要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游客,以旅游人数的“量变“来刺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质变”。但是纵观利川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态势,还存在着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乡村,如果把乡村开发的太过豪华,摒弃了乡村的质朴与自然,转嫁和植入太多原本就不属于乡村的现代元素,以乡村为幌子还是销售城市的套路,反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本来意义。
因为乡村旅游是针对生活在城市里,且对乡村充满了兴趣和热情的群体,他们需要体验的是真实的乡村生活,需要以乡村的宁静和纯朴来缓解城市生活的压力,并不需要不远万里,驱车来到乡下之后,重复一遍城市生活。
如果把利川各个乡村的旅游集合到一起,是很难以不同的亮点和特色区分开来的,看到的大多数是整齐划一、色彩样式类同的房子,平整笔直的路面,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整洁漂亮,其实不是乡村原始的布局和格调,与农村本味并不协调,弄得好还可以以巧搏人,弄得不好就非乡非城,非村非市了。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会失去一定的吸引力,会让人产生来过一次就不想来二次的情绪。他们需要的是“悠然见南山”,而不是在乡村再来看一遍城市的复制品,他们是想来找寻做一个村民的体验,而不是做一个在乡村的“市民”。
出奇才能致胜。但利川的大部分乡村旅游或休闲农业都基本呈现同质化的问题。比如利川目前就有不少除了规模不一样之外,其它可能大抵相同的花海,比如东城的花千谷,谋道的苏马荡。
虽说都在不断地努力开发亮点,但是都还未能摆脱严重雷同的局势,许多内容都是在复制和模仿,并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和超越。再比如近几年崭露头角的农家乐,利川的各个乡镇几乎到处都是,除了简单的餐饮,再加上棋牌、钓鱼,就没有其它的内容了,甚至于名字都是雷同的,大抵都是xx山庄,xx民宿之类。
严重的同质化,会让很多重叠的开发进一步压缩市场,造成“僧少粥多”的资源浪费。
乡村旅游开发,除了人居环境尽量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之外,其实还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不是简单地编造一两个故事就能够为一个地方贴上文化的标签。
对本土文化的挖掘,特别要注意挖掘本地古老的历史传说、名人、文物等等。比如忠路的公母砦,就因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香火鼎盛;建南的王母城同样因为引人入胜的神话被人们接受和膜拜。
也就是说,明明游客知道是在编故事,但是他们也会因为故事本身具备的乡土文化的合理性和离奇性而宁愿“被相信”和“被接受”。
乡村文化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对文化环境和氛围的打造,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实现,既需要本土人才的收集整理,还要吸引外地人才的拓展延伸。乡村旅游要想从文化入手,就得营造吸引文化人才的环境,吸引那些对乡村充满激情的人才来游玩、来生活、来休闲、来创作。
既需要本土文化的知情者传承,还需要对乡村文化的陌生者来发扬。在利川的许多乡村,会“摆龙门阵”的老人很多,但是真正被说成“故事”却很少。乡村的许多逸闻趣事都只是野老村夫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实在是有点儿可惜。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对婚庆文化的挖掘,很地方都只是搞得花里胡哨,对真正意义上传统婚俗却说不出所以然,不说别的就是在定亲,纳彩,问吉后,在迎娶时的八个包封,很多人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并不知道其含义。
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并不就是简单地对现代文化娱乐抵触和隔绝,我们一方面需要寻找乡村文化的历史内涵,另一方面还得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开拓发展而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去其糟粕,用其精华。
近年来,随着利川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也成为了热门。但是,就目前而言,利川的一部分乡村旅游都是外来投资打造,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让村民成了局外人。
整个开发和村民无关的做法,会因为单纯的利益关系导致村民和投资方的关系逐渐淡漠。比如利川某村目前就引进了一家武汉的民宿公司来开发,除了向村民租赁老房子之外,几乎再也没有关系。
即使在签订租赁合同时,也缺乏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有些条款村民并不是特别理解,这样既降低了村民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增加了投资方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如果村民与乡村旅游融合不到一起去,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乡村内涵。
适当地听取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对于投资企业来说,有利无弊。
乡村的原味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重要的是乡村的生产、生活。乡村的淳朴民风,传统的婚丧嫁娶,家长里短,以及乡村的社会治理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治理方式,宗族、家族,包括今天的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等等,都是有价值的重要内容。
但是,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却“原味”不够,有的是因为被人为的刻意打而弄巧成拙了,有的是因为缺乏保护意识而破坏了。没有“原味”的乡村旅游,终究会让外来的游客觉得乏味。
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需要进行宣传和传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乡村所承载的乡愁和血脉的传播。当今时代,传统媒体、新型媒体都有着不同的优势,尤其新型媒体更为快捷、直接,鲜明的构图、视频,很能引起游客的兴趣。但是主要传播的是美景,以及好玩好吃的东西,往往一闪而过,难以激荡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乡村旅游要想良性发展,不能够忽视了软环境的治理。比如名不副实的居住环境,反主为客的服务理念,因利所趋的抬高物价,这些都是一个行业发展所需要治疗的通病,这些就更不应该在本来纯朴干净的乡村旅游里出现。
如果一旦出现了宰客,服务差等现象,不仅仅是大煞风景了,也会让乡村旅游的独特价值慢慢消失,从而失去了活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利川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利川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气候资源,以及源远流长的土苗文化,广大的乡村并不缺乏开发的条件和亮点。关键是看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如何去实现。
不过,在乡村旅游建设中,那些胡乱拼接、肆意嫁接、盲目融合的玩法,最终都要付出代价。真正留下长存的,一定是那些真正热爱乡村,对乡村有敬畏精神的人和模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w/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