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团堡长庆老街寂寞318,远去的老
在春天的最后一个日子,我走进了团堡长庆老街。
老的木屋,老的瓦片,老的柱础,时光,在这里是凝固的,静止的。
一百多米长的街道,居住着土家族子民,只是,当年的店铺,已经全部搬到了新街。
赶马帮的二愣子走了,挑山货的冉大哥走了,操外地口音的鸦片客走了。再后来,过路的老司机也走了。
那些风花雪月的往事,那些温柔乡里的缠绵,都成为遥远的传说。
今天,下着雨,仿佛是老街在落寞和孤寂中流下的眼泪
……
今年90岁的陈孝顺,是长庆老街最年长的人,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力好,思路清晰,吐词清楚。他介绍,他们祖辈是从贵州搬过来的,在长庆居住几百年了。民国时,这条街非常热闹,商贾云集,贸易繁盛。当时,这儿是恩施到利川的必经之路,鸦片客、山货客经常歇脚。在长庆老街,他曾经亲眼见过民国利川县长于大麻子,圆脸、矮胖,脸上的麻子有豆大,身着破棉袄。于大麻子化装成叫化子,在长庆民间深入调查,捣毁了一个贩卖鸦片的团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道的繁荣,人们都渐渐搬到长庆新街去了,不少过往司机在这儿食宿,许多人依靠路边店发了财。老街,渐渐沉默下来;再后来,随着朝东岩隧道的打通,国道改线,利川到恩施再也不绕行石板岭,长庆新街也受到冷落;如今,随着沪渝高速的和宜万铁路的开通,连国道也渐渐寂寞下来。
时代在变,交通在变,不变的依然是长庆老街,在岁月的烟尘里,它保留着最初的模样,仿佛在等一个失散多年的人。
唐旭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w/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