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315晚会曝光出这几类侵害消
案例一:保健品背后的“洗脑式”营销
“全球免检、延年益寿、包治百病”,最近几年利川老人圈中风行这样的保健品,不少老年人深受其害。这种产品主要通过“会销”进行销售,即通过会议、网络等线上线下方式聚集消费者洗脑,促其购买产品,主要针对老年人。会销从策划、培训到礼品制作、医假药销售,有完整“产业链”。有市民介绍,其父母是参加“会销”有近10年的时间,被骗走用于购买“会销”营养品的支出至少有20万。
市工商、公安、食药监等部门针对“会销”行为加大执法力度,进行严厉打击。年7月,重庆某保健品公司在利川苏马荡各小区,以免费领取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群体参加食品展销活动。经查明,该公司在利川市谋道镇从事食品会销经营活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被处罚没款41.万元。
案例二:卧室酿造假蜂蜜,七旬老人被查处
年底,市食药监局查处了一个制售假蜂蜜的小作坊。11月29日,市食药监局接到一市民举报,称在利川城区某民房4楼有人生产加工假蜂蜜,食药局的工作人员随即前往查处。
食药监局稽查发现该假蜂蜜生产小作坊在一栋民房的四楼卧室里进行生产加工,现场环境卫生非常差。经查明,这批假蜂蜜主要是利用白糖、清水、明矾、蜂蜜香精等原材料熬制而成。一般来说,两斤半水加一斤白糖,再加适量的明矾和蜂蜜香精就可以熬制出八两蜂蜜。年1月24日,刘某因制造假冒毒蜂蜜,已被公安机关进行立案查处。
案例三:掘向餐桌的“墓”牛
年5月5日,利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群众举报称:在利川市元堡乡朝阳村有一头已埋死牛被人挖掘、分割,牛肉可能销往市场了,要求调查处理,提供手机视频一份。
接到举报后,市食药监局和市公安局迅速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吴某安、赵某国发现一死因不明的牛,联系牛肉售卖者黄某宽,销入市场。
经查处,三者因生产、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死因不明的牛肉制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被处以刑罚。
案例四:餐馆设定最低消费属违规
利川不少餐馆都设定最低消费额,消费方式多为50、60元每人,更有甚者达到了70元每人。那么餐馆设定最低消费额是否合理呢?
根据《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设定最低消费额,利川的餐馆按人头设定最低消费限额的餐饮消费方式,明确违反了条例规定。
年的6月15日,武汉游客张先生等九人到利川旅游,在高速入口某餐馆就餐后,商家强行按五十元一人收取餐饮费用,若索取发票则按五十五元一人收取,游客认为商家存在欺骗行为,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后工商和消委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处理,才避免此事扩大影响。
市工商局市消保分局要求全市广大餐饮经营者,在年5月1日前,自行改正这种限额消费行为。同时消费者若遇到这种行为可以拨打或举报投诉,或者到辖区的工商所进行举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w/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