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的山,戴着一顶顶绿帽子
请你点击上面的利川讯添加 鄂西高原多山,利川尤甚。 走过其它许多地方,见过很多的山,有眉清目秀的,遍体翠绿缠绕,娇小玲珑着,温柔如待嫁的女子;有雄健挺拔的,巍峨朝天而立,直把一腔胸怀问了天去,便如侠肝义胆的伟丈夫;也有那寸草不生的,荒凉着石头,白森森黄灿灿满山遍野,令人心惊;还有大起大落的,有着深不可测的险恶,便一直往前走再也不想回头……。而利川的山虽然险峻但不乏温良,虽然娇媚却不失侠义,从山的起势容貌到古往今来山的故事,让人生出许多的爱惜和眷念。 这块地,因八百里清江之水流贯,人们视这地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境内诸山属巫山余脉,接壤黔蜀,由东北朝西南走向,有名之山如齐岳、都亭、福宝、星斗、甘溪,石板岭等,各具灵性。
齐岳山古来多名,一为七岳,明崇祯年间因其参天插云,敢与五岳相比而名七岳;又为七曜,因山有七峰,人称日、月、金、木、水、火、土,每逢春秋时节山光明媚,七峰似扬晖吐火,煌如七星,从名称的由来可知古人对这山的情感非同一般。这山又如一条卧龙绵延横亘数百里,被地方誉为长城,自古以来即是川鄂屏障、军事要地。山上曾设有七处关隘,明末李自成余部夔东十三家首领刘太仓等在山上立营,坚守九年之久;后川楚白莲教借助天险,大败清军;年红三军也曾在此安营扎寨,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敌军。而今苍山依旧,昔日争战之地松杉成林,草场丰茂,一片郁郁葱葱,却有川鄂两地游人往来不绝。跑马看山顶夕阳,似在咫尺之间,恍然天人合一。山间河溪众多,大鱼泉小鱼泉龙洞沟……,群溪凑成清江源头,继而直下落水洞--也就是享有盛名的腾龙洞,伏流三十里,浩浩然汇成一江清水,向长江奔腾而去。 都亭是悲壮之山,据《方舆胜揽》载:后周置亭州,以此山为名。史载巴国有将军蔓子,因巴国内乱而请师于楚,许以三城,乱平,楚使来讨要三城,蔓子曰:借楚国之力克绥了祸乱,应致以礼,但将我的头拿去,而城不可也。当即拔剑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感其忠烈,以上卿之礼葬其头于荆山之阳,巴国葬其身于都亭山。巴将军的一脉忠义豪情广为留传,都亭山与巴将军成为鄂西人宝贵的精神资源。
另有省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据考查,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星斗山受冰川影响甚小,因此种类繁多的古老稀有植物得以保留至今,维管植物达科,种,有银杏、珙桐、化香等珍贵树种;还有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白三七等名贵药材。这山生得奇妙,上鹰嘴岩入神仙洞远观滴水岩瀑布,可谓一步一景。山上原有古寺三邑寺,为明朝天启年间所建,寺庙虽然早毁,但古遗址犹存。与星斗山的植物争奇斗艳的还有福宝山,这山高大平稳,山顶开阔盛产各种药材,远销海外。有品质甚高的黄连,可以跟东北人参媲美的人参和天麻,还有高营养价值的莼菜。这菜本为佳肴,点滴嫩芽滑爽生津,且是吸山间清泉之水而长成,并无半点污染,更为珍品。
位于利川城附近的甘溪山,山势巍峨,高峰耸峙,有八条溪流潺潺而下,溪水甘甜而清洌,故称甘溪。每到冬日山尖积雪经久不化,形成碧绿清泉与白雪互相映照的美景甘溪积雪,为世人称道的利川八景之一。 如果说甘溪山是以秀美而引人注目,而石板岭便是以险要而出名。古来从施州府去往利川,必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板岭。清朝年间有官员经过此地,不禁喟然曰:施路多崎岖,而利川之石板岭尤高,始知蜀道之险无逾于此。那时悬崖陡峭荆棘丛生,险峰之中难以寻得路径,值得一书的是有一位叫做王庭桢的施南知府会同利川知县陈国栋,上下同心协力集资铺修石路,将一条石径终于从山下修到了岭上,并在岭上建一卡门,上书利川要隘四字。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宋希濂部一个师败退驻守石板岭,以为天险难攻,不料解放军独立二师的一个团放弃正面强攻,绕道攀登山后的岩壁而突然奇袭,宋部狼狈溃逃如鸟兽散。解放军一举占领石板岭,进而长驱直入利川城,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半个世纪过去,昔日石板岭上的小径已踪迹全无,宽敞的国道从山下盘旋而上,一辆辆汽车奔驰而来,又呼啸而去,利川要隘已成追忆。
利川的山很多,利川就是由一座座山以及山与山之间的缝隙构成,山的缝隙间或是一段峡谷,间或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平川大坝。利川群山的平均海拔高在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山,那山的情状能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倘若是平原,即使是海拔百十米的小山也会显得格外高傲,可是利川的山却因为整体足够的高度反倒显得平和坦荡,它们默默然经过亿万年沧桑巨变,温暖地起伏着,以一种宽厚谦恭的姿态耐心地凝视着人间。在它们的怀抱里,人感受到的不是渺小而是一种融合,人因为山的存在而存在,而山因为同人及万物的亲昵而获得了生命最宝贵的意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w/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