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我们叫了这么多年的利川ldqu

最新热点趣事,尽在掌上恩施……

齐岳山,位于湖北省恩施的利川市西部,西边与重庆石柱、万州接壤,东西长约多公里,以山脚线为界,南北宽10至20公里,山体面积超过0平方公里。

由于齐岳山周边各地称谓不一,加之时代变迁,古今称呼变化大;相关书籍记载的齐岳山称谓,极为混乱。

随着由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启动,利川当地一些文化界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尊重历史,恢复部分传统地名。比如,“齐岳山”就应该回复到原来的称呼——七曜山。

“七曜山”是否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将“齐岳山”取而代之,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支持。

早在年7月,原万县地区农业局副局长丁耀廷与易永成就结伴到利川、奉节、石柱等地实地调查,总结了齐岳山不同的称呼达14种之多,并写下了《七曜山名地考》、《巍峨长峻七曜山》等文章。

最近,利川知名文化人士田赤先生,在丁耀廷与易永成两位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齐岳山的相关历史称谓又作了进一步考证归纳:

1

都亭山。

唐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南蛮本南夷列传》谓:“清江县.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通典》:“清江县有都亭山。”《明史·地理志》:“施州卫北,有都亭。”《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施州卫》载都亭山:“(施州)卫北二百里。崇冈深麓,映带左右,山之下多良田广囿。后周以此名州。”可见,都亭山在施州之北,即齐岳山某一部分的古称。

2

大山坪。

乾隆《石柱厅志》:“厅境无地不山,土人只呼大山坪为山,其余皆曰坡。大山坪障蔽北境,东西绵亘五百里,青翠插空。”大山坪是石柱老百姓对齐岳山的俗称。

3

平头山。

《水经注》:“溪水伏流,径平头山,通南浦故县陂湖,其地平旷,有湖泽。”这条溪即梅水子,平头山即七曜山。

4

旗扬山、旗阳山。

云阳县城南27公里的歧阳乡,过去设有旗阳关,又称七阳关。因此,云阳当地老百姓称七曜山为旗阳山。而嘉靖《云阳县志》则称之为旗扬山:“旗扬山,县南八十里,诸夷襟喉,设官守备。”

5

七药山。

传说明朝时采药道人采百草炼长生不老之丹,采遍天下名山,一直没有配齐七味主药,到齐岳山才发现漫山遍野皆是,人们于是将该山叫作七药山或齐药山。清道光《施南府志》载:“七药山:在县城西二百余里,与支罗所相近,长百余里,外为忠路,内则都会三坝,昔汉蛮分界处。”《大清一统志》载:“七药山,在恩施县西四百余里。”

另外,明嘉靖年间,恩施人申潮上奏议说:“原施州卫诸夷,皆由地名七药山、南坪出没重夔地方,劫掠为患。”可见,七药山之名,至少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开始出现,而且是恩施一带老百姓对七曜山的通称。

6

七岳山。

同治《利川县志》载:“利邑自七岳山发脉,金龙入首。”《明史》载:“前江,发源七药山,西南流与后江合,入四川彭水县界。北距卫一百里。”据说,利川县境内有七个包,即黑大包、勘金大包、罗家大包、邓家大包、万家大包、大包、彭家大包,争高五岳,故名七岳山。

7

七曜山、齐曜山。

七曜山中段有七个山峰,每逢春、秋时节,山光明媚,当地群众视其如“七星”(日、月,加金、木、水、火、土等五星,故称七曜)高照,杨晖吐火,曜野蔽泽,故称之“七曜山”或“齐曜山”。明嘉靖年初年编撰的《湖广图经志书》载:“七曜山,在都会里。”清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说“七曜山,在卫西北三百里,上有梅子关。”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亦云:“西北三百里,曰七曜山,其上为梅子关。”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

民国《云阳县志》及上世纪80年代编写的《云阳县志》,都称为“七曜山”,民国《云阳县志》并说:“县南诸山发源于川楚毗连之七曜山。”总体来说,重庆东面多称为七曜山或齐曜山。

8

齐岳山。

清乾隆四十四年,知县李延渭撰《挂子山界碑记》一文,其中说:“因公赴南坪十三保,逾齐岳山而西,中有磨刀溪。”道光《施南府志·疆域·山川》记载七曜山:“在县城西二百余里,与支罗所相近,长百余里,外为忠路,内则都会三坝,昔汉蛮分界处,一名七曜山。赋役作册作齐岳山。”

《万县地区重要地名诠释》载:“七曜山,为四川省与湖北省界山之一,原名七岳山。明崇祯年间因其参天插云,齐名五岳而名齐岳山。”由于缺乏原始文献支持,这段话令人生疑,但无可否认,齐岳山这一称谓的历史非常悠久,至迟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产生。

9

齐跃山。

年之后,取“大跃进”之意,利川等地出版物改齐岳山称为齐跃山。

10

齐峨山。

云阳、奉节一带的古代读书人,认为七曜山与峨嵋山一样巍峨,取与峨嵋山相齐之意,名之为“齐峨山。”利川市柏杨坝镇一带,古代称为“峨麓”,并设有峨麓书院。

11

胜己山。

南宋乾道元年至乾道三年(-)王十朋任夔州太守,将夔州城对面七曜山脉上最高的那个山峰取名为胜己山。王十朋《胜己山》诗云:“私心克尽道方大,胜己与游名始成。物我太深谁氏子,欲将己胜易山名。”

考虑到都亭山、胜己山只是齐岳山的一部分,平头山的时代虽然久远,但这一地名已经不为今人所知。

因此,我们将这三个称谓排除后,按文献记载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齐岳山各个称谓:

1、七曜山,见于嘉靖四年《湖广图经志书》。

2、七药山,见于明嘉靖年间申潮奏议。

3、旗扬山,见于嘉靖《云阳县志》(嘉靖二十年编修)。

4、七岳山,见于《明史》(乾隆四年最后定稿)。

5、大山坪,见于乾隆四十年《石柱厅志》。

6、齐岳山,见于清乾隆四十四年《挂子山界碑记》一文。

7、齐峨山,见于清嘉庆年间的相关文献。

8、齐跃山,年之后。

丁耀廷与易永成两位先生认为,像齐岳山这样大的山脉,以规范命名为好,他们倾向于使用“七曜山”,理由有三条:

一是七曜山,因七峰如七星高照而得名,符合山体实际,又有光明、美好、吉祥的意思;

二是七曜山主要地段的利川、云阳、奉节、万州区的老百姓都习惯书写和称号“七曜山”;

三是万州区自上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就已经定于为“七曜山”,四川省上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地图都标为七曜山。

齐岳山、七曜山、七药山、旗扬山,齐跃山……

这么多的称呼,竟然都是指同一地方!

一直以来,小编和很多恩施人一样,

对此傻傻分不清!

类似的情况现在也还有:

比如一些人利川人分不清

枫林晚和枫亭菀

↓↓↓

枫林晚出自停车坐爱的唐代诗人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亭菀则来自湖北交投的大手笔——

位于利川市南环大道的“交投·枫亭菀”,由湖北交投鄂西生态新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占地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m2,总投资15亿元。

新中式别墅,墅级花园洋房,度假公寓…….

千亿交投,国企大盘;

品质保证,值得期待!

来源:综合龙船调旅游

热文推荐

■恩施的共享单车能活多久?城管发话了——

■这世间哪有公平?只是有钱和没钱的区别……

■搞拐哒!搞拐哒!施州大桥搞拐哒……

■这个倒车的斯夫,请问李儿是恩施哪个驾校鼻捏滴?

■刚刚,我们在利川一楼盘工地偷拍了这样一幕…

■又是宣恩!是宣恩!宣恩!恩~

■请问,这是谁家的熊孩子?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恩施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xc/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