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利川之ldquo四少rdquo

利川自古来确是地灵人杰藏龙卧虎,不乏文人将才,民国时期可谓人才如井喷,辛亥首义英雄辈出,再从当时利川所谓的“三老、四少、一红人”之称谓即可见一斑。所谓“三老四少”,汉语成语,意思是老少众人;方言原意指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本号这一期先推出民国利川之“四少”供大家参阅。

民国利川“四少”之牟鸿彦

牟鸿彦(~),字伟轩,湖北利川汪营镇人,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利川所谓的“三老、四少、一红人”中“四少”之一。

牟鸿彦幼年进私塾,读四书五经,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13中,毕业后,赴省垣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肄业。回家乡任小学教员,他认为教书无权无势,不足为齿,急欲跻身政治舞台,无奈当时汪家营旺族大姓多,人才辈出,要想出人头地,实不容易。年冬,川军李树潘部进驻利川,牟及旧日同学李泽仁、吴升堂、吴特生、赵克斌、杨延厘等组织“四民协会”,与旧势力相对抗,企图一代新人换旧人,但老派的冉作霖、汪灼奄等有枪杆子,难以战胜,遂自溃败。

年,牟鸿彦从湖北省区政人员训练所第二期毕业归来,从事编查保甲之事,遂将原来利川的18个区团编为9个区,以达到撤销和削弱旧势力,牟鸿彦任汪营区区长。现在可见残迹的汪营集镇后面的碉楼就是牟鸿彦任区长时修建的民防工程。年,牟鸿彦赴重庆,在渝卫戍总队政治大队任队员,加入国民党。年,回利川任民众教育馆馆长。年任县临时参议员,年为参议会议长兼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年,他与王国均、蒋作栋、刘成春、冉国英、钱缺芝一起竞选“国大”代表中,牟鸿彦当上国大代表。

年,牟鸿彦任利川“剿共救国军”任利川纵队参谋长,被县公安机关侦破获,逮捕归案,经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年12月被镇压。

民国利川“四少”之陈世松

陈世松(~),字鹤生,湖北利川县城人。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利川所谓的“三老、四少、一红人”中“四少”之一。

他出生官宦世家,中等身材,能说善辩,幼年受其父亲的教育和熏陶,文学造诣颇深,长于社会交际。他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恩施省立13中学学习,与恩施的郑子阳、金仲章为同班同学,交称莫逆。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厅义务教商班,任过利川小学、汉口市立37小学、省立鄂东蒲圻小学教员和咸丰、宣恩、利川三县教育督学。抗战爆发后,武汉沦陷,他携眷返乡,积极支援抗战,用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出不少宣传抗日救国的文章,在《抗战史料》中,载有他撰写的修绿资公路的《绿资曲》等抗战诗词。其诗词描述绿资公路工程之艰险,劳工之艰苦,激励国人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年任利川县参议会秘书,年当选为国民党利川县党部书记长,次年兼任利川初级中学教员,他集利川县党政大权于一身,把持着利川县的大小事务,无论事情都要经他过问,他提出的提案,历届县长都要予以采纳,成为利川少壮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年秋,陈世松任“利川剿共自卫委员会”秘书,年秋参加“剿共救国军”,任政治部副主任。年12月被利川县人民政府镇压。

民国利川“四少”之骆汉初

骆汉初(~),湖北利川人,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利川的所谓“三老、四少、一红人”中“四少”之一。

他原籍四川奉节土墙坝,年迁居利川,少年时代在四川奉节县中学读书,后弃学投考奉节精选队当兵。年,经冉作霖推荐,在利川保安队当服务员,后升为特务长。年在恩施乡政人员培训所受训结业,翌年又到湖北省保安军官教育队受训。年春回利川任县保安队中队长。年6月,到恩施湖北省干部训练团受训,并参加国民党-青年团,12月充任利川县党部执行委员,先后任督察大队长、代理局长,掌握利川的军督大权,此人机灵,善于拉帮接派,结党营私交,势力渐大,收括民财,不久就在离大塘不远处购置产业,建起一栋石木结构的房屋。

他是汉流“礼”字旗上的龙头大爷,原利川汉流只有“仁”、“义”两堂旺盛,“礼”字的人数很少。骆汉初决心把“礼”号壮大起来,一来可提高本堂声誉;二来可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大开山堂,拢罗人才,大收其兄弟伙,当时的一些青年和中下层人员,想凭借他作靠山,求得一官半职,而一些无聊的地痞流氓者,鱼目混珠,混在其中。以骆为后盾,到处作威作福,“礼”字堂号兴旺发达。能与“仁”字号的汪灼奄、刘鸿泉和“义”字号的胡承武、朱文斗等龙头大爷,形成三足鼎力。

年春,杨华山领导农民起义,杀死强占民妻的阳和乡乡长牟纯章(牟来文),农民军并联合花台龙春光(外号龙八斤)的神兵,反抗国民党的统治。骆汉初率大队随县长蒋铭前往围剿,在佛宝山月琴激战数小时,神兵头目龙光春和10多名神兵一起壮烈牺牲。

利川解放前夕,骆率残部与县长郑子阳等旧政人员逃往忠路。利川解放后,中共利川县委书记徐达三去信招抚,骆和伪县长郑子阳等人于年11月24日在忠路向利川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明缴械投诚。

年,骆汉初在恩施参加旧政人员训练班。回利后,正值朝鲜战争爆发,错误估计形势,认为有机可乘,暗中与蒋作栋等人组织“剿共救国军”利川纵队,他自任司令,意图暴动,被利川县公安机关成功破获,逮捕归案,12月被利川县人民法院审判处死刑镇压。

民国利川“四少”之蒋作栋

蒋作栋(~),别号木栋,湖北利川马前斑竹园人,国民党伪政人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利川所谓的“三老、四少、一红人”中“四少”之一。

出生于一个小富农家,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省立13中附设简易师范毕业。年赴汉升学未遂,即在汉口市立5小学教书,抗战爆发后返回利川,年考入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派往江西兴修水利,后在湘鄂赣边区总指挥部办的《开平昌报》社任,兼新生中学教员。年春,到桂林中央军校6分校任政治教官两年,曾参加高等文官考试合格,后在重庆国民党中央团党政训班受训,年被委派回利川县任县训所教育长兼利川初级中学教员。蒋在县训所任期间,轮训训练各区乡保甲长、队副、保干事、小学教师、合作业务人员,县训教率停办后,于年春任-青年团利川分团部干事长,兼《青年团报》社长,仍兼利中教员及简师教务主任。年党团合并后,于年春蒋任国民党利川县党部书记长兼简师校长。

蒋作栋学识渊博,写作功底深厚,他常以木栋笔名在当时的《新湖北日报》、《新利川》、《乡里鼓》和其它杂志上发表文章。抗战胜利后,他撰写的《利川县抗战史料》把抗战时的利川政治、经济、文化、征兵、征夫、征粮、禁烟禁毒、修筑公路、修飞机场、兵灾匪患以及前线抗战和后方动员的情况记载清晰,为后人编写地方史志提供详实资料。

蒋作栋于年与牟鸿彦一起参加国民党“国大”代表选举,选举中遭到惨败。年4月,任鄂西行署秘书。7月任省民政厅秘书,11月4日蒋作栋返回利川,湖北省民政厅厅长彭旷高以绥靖总部衔令蒋作栋为文斗、沙溪、长顺三乡第一指挥所主任,并配发、手枪等武器,企图横踞利川,负隅顽抗。11月1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石板岭,占领团堡后,蒋作栋返回新民乡,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利川县城解放后,蒋作栋接到解放军的劝降信,便到县城向解放军投诚。

年秋,蒋作栋从恩施参加旧政人员训练班回利川后,正值美朝战争爆发,他错误估计形势,与骆汉初一起组织“剿共救国军”利川纵队,意图暴动,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公安机关破获,逮捕归案,被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镇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ly/86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