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乡镇的建设发展还是要搞低成本扩张,
编者按——
苏马荡现象,在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热点,而是一个话题。无论是本地官方、民众,还是外来的“候鸟”、游客,对苏马荡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多数都是褒扬有加,激情旺盛,冷静思考、理性分析的为数不多。
今天编发的这篇稿子,是一位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寓居苏马荡的“候鸟”,以自己在苏马荡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新闻视角,对苏马荡和谋道古镇的发展进言献策,既有对挖掘历史文化的思考,又有对街景市容的建议,更有对民生问题的期待。
因此,可以看得出来,许多“候鸟”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谁都希望自己的家园越来越美好。谋道镇党委政府举办这样座谈会的目的,就是需要倾听民意,体察民情,他们更乐意听到的是逆耳的忠言,而不是谄媚的谗言。
而最重要的是将有效的建议付诸实践,并成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理方略。作者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先做好容易做的事情,搞低成本扩张,一个并不富裕的小镇,千万别花冤枉钱的观点,虽说是在讲谋道的现状,但对利川其他乡镇的建设发展都很有益处,知道学习和借鉴。
右一为本文作者
昨应邀参加谋道镇党委政府举办的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的建议是,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先做好容易做的事情,搞低成本扩张,一个并不富裕的小镇,千万别花冤枉钱(放眼全国,有的地方致富心切,铺大摊子,由于资金链断裂,先热热闹闹,很快就门可落雀的例子比比皆是,浪费人力财力且影响恶劣)
谋道镇镇长王厚军在座谈会上
1.在中国水杉植物园建设中,大做我们的植物学家不信水杉已经灭绝,不辞辛苦,跋山涉水,终于发现水杉王在谋道,后水杉种子又在日本得以存活发芽,郭沫若先生赋诗一首等过程这篇文章,讲好谋道这个精彩故事,编写小剧本,情景再现在舞台,还原当年的故事。
九旬老人读郭老诗,其实,他是在寻找历史的烙印
2.不用大动干戈,大兴土木,只需在老街的外墙上穿一层有土家元素的“衣服”(费用来源可以三三制即政府出一点,居民出一点,开发商赞助一点,即展示楼盘标志)
3.借鉴山西平遥古镇作法,所有老街成为步行街,将现在的麻木车统一更换,开车人员统一着装,费用可以通过广告等置换形式解决;
4.借鉴农家乐发祥地的成都经验,政府主办、商会或管委会承办,为谋道所有的农家乐免费培训厨师及服务人员等。笔者认为,先做好容易做到的事情,逐步高大上,就不会出现因大批候鸟飞走,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一年四季定会有很多人来此旅游度假。春赏杜鹃,夏纳凉,秋享静谧,冬玩雪就会成为现实。一孔之见
兰韵晨
岚岚自语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ly/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