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动态最新资讯一分钟了解热门新闻
“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
的首场强冷空气席卷全国
1月7日凌晨,北京最低气温至-20℃
成为21世纪以来气温最低纪录
全国天然气销售量突破12.64亿立方米/天
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管网供气量再创新高
突破7.5亿立方米/天
为了积极应对“最强”寒潮
国家管网集团精心组织
提前启用多项防寒措施
制定运行调整方案
着力确保管网安全平稳运行
为向全国输气送暖提供坚强保障
运力全开,实现资源能力最大化11座LNG接收站开启最大外输能力,日气化量突破2亿立方米;全部储气库按照顶峰能力采气,日采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6日大风来袭,多个LNG接收站船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通过合理优化,调配管网资源,积极协调调整LNG气化量,确保接收站安全运行,为下游用户稳定供气。
灵活转供,实现互联互通最大化广州压气站全功率运行,每日增压输送天然气量提至万立方米,为北海LNG、深圳LNG外输提量“海气登陆”创造条件,使“南气北上”满足华南地区天然气增量需求;增加西气东输“京畿要道”靖边站多头转供,增启4台机组确保每日万立方米转供气直达北京。
东线发力,实现俄气输量最大化通过优化俄气进京管道工艺流程,增加俄气输送量,为俄罗斯天然气南下、力保京津冀地区供气创造条件。1月3日8时整,中俄东线俄气实时进气量提升至万立方米/天,开始按照亿立方米/年气量供气,东北能源通道重“拳”出击,为战胜寒潮添“底气”。
统筹协调,实现保供效果最大化科学实施天然气用户日指定,确保管网安全高效完成输送任务。根据用气特征实行用户分类管理,利用自动分输技术,为用户优选最佳分输方式,管网调度系统通过精细控制、精准操作、优质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全国一张网”优势,确保全国人民温暖过冬。
在全国一片“冻哭”的呐喊中
管网人“温暖橙”逆风雪而行
成为白色天地中最耀眼的暖阳
源源不断地给百姓输送温暖
天津南疆港区温度:零下19度
在海上风力8-9级的情况下,天津LNG一线员工凭借顽强的意志在码头持续作业,平稳完成LNG船接卸任务。
江苏徐州温度:零下7度
西气东输邳州作业区员工枕戈待旦,一早就清扫工艺区厚厚积雪,检查每一台设备的保暖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新疆赛里木湖温度:零下22度
为保障日输量超1亿立方米的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的安全平稳运行,西部管道精河压气站管道巡护人员开展线路巡检。
新疆霍尔果斯温度:零下21度
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首站,全线“动力舱”霍尔果斯压气首站员工秉承“岗位责任永远大于管道压力”的国门责任,强化极寒天气下的站场巡检,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甘肃张掖温度:零下21度
西部管道山丹作业区面对雪后气温突降,组织人员赴现场逐一核实电伴热运行情况,并对设备、仪表、阀门等进行检查。
湖北利川温度:零下4度
面对气温骤降给管道安全运行带来的压力,川气东送管道巡线员徒步巡检齐岳山段管道,维护管道“四桩”,切实保证管道附属设施完好。
黑龙江黑河温度:零下25度
中俄东线黑河首站应对寒潮,在增压提量期间进行设备巡检,排查站内隐患,保证站内设备良好。
寒潮还将持续
国家管网“温暖橙”使命在肩
洒一腔热血、护一方温暖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寒潮
我们不怕!
北方管道中原分公司年输气总量连续3年突破百亿标方截至年12月31日
中原输油气分公司年输气总量突破亿标方
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连续3年输气量突破百亿标方
检查工艺区
目前,中原分公司所辖冀宁线、平泰线两条主要输气管道,横跨山东和河北地区8个地市,共有49家分输用户。主营业务覆盖天然气管道运营管理、输气管道维抢修、输油气专业化培训、储运技术服务等,是保障山东、河北及下游省份能源安全和民生能源主要供应企业之一。
巡检签到
分公司自国家管网成立后,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输送路径,作为国家管网新格局“X+1+X”中的“1”,承担了保供协调责任,与气源企业、供气企业和用户等共同承担保供责任。中原分公司汇集上下游企业对接、交易,与上游、下游共同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聚集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管网建设和参与油气供应,形成开放充分、合作紧密的发展格局,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用气需求。截止12月31日,分公司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庆华能源集团输送万标方天然气,为促进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图丨开展元旦前雪后隐患排查
图丨巨野站注醇橇安装调试
注醇撬安装
随着天然气需求超预期增长,天然气管网输气量稳步提升,对管道安全高效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公司按照《北方管道公司年冬季保供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加强与国家管网调控中心、下游用户沟通汇报,严格执行日指定管理,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