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南女人带丈夫在利川打工只要他还能活

对于52岁的黎克余来说,最近这五年,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并且,她还不知道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突如其来等待着她。

黎克余是建南镇大屋基村八组人,丈夫王承高今年51岁,五年前就确诊了尘肺病。“他因为感冒了,咳嗽,喘不过气来,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判断,绝对不是简单的感冒,建议他们去别的地方做一下全面检查。”黎克余回忆说,“然后就确诊了”。这个病,应该是王承高在年轻时,到广东的小煤窑里挖煤而“得”来的。

为了看病,夫妻两人去了重庆西,北医院治疗。河北煤医院的尘肺病X线胸片读片报告显示,王承高属于尘肺病三期。这个结论,意味着在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且欠下了不少外债之后,还是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靠药物来维持并延续着王承高的生命。

为了方便给王承高看病,黎克余带着丈夫来到了城里,寄居在女婿租的房子里。“他这个病只要一犯了,就不行了。稍微慢一点,都会有生命危险。”黎克余说,“只能住在城里。”今年九月份,王承高就两次发病,医院共计住院十六天。“还好,有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不然,也只有等死。”但是,虽说报销了,每次住院都还要花费一千多块钱。

王承高鼻孔里插着氧气管,起床都有些困难。

王承高的诊断报告,显示有7种疾病。

九月份两次住院费开支,让黎克余又欠下了“倒账”。黎克余从年开始,在一家超市上班,每个月只有两千块钱。除了维系最基本的生活开支之外,就是给王承高买药了。“每个月的药钱都要千把块钱。”除了吃药保命之外,王承高还要靠吸氧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每天要吸氧16个小时。今年下半年,制氧机坏了,黎克余为咬牙买了一台新的,“都是借的钱。”但只要还能借得到,黎克余就会让王承高尽量活得轻松一点。

黎克余每天去超市上班之前,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做好早餐才出门。只要是丈夫喜欢吃的,黎克余都会买回去,给他做好。为了挣钱给丈夫治病,黎克余在去年,还去工地上做了两个半月的小工。虽说比超市上班累多了,但是可以多挣点儿。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黎克余的身体状况,让她无法承受重体力劳动。于是,她又回到了超市上班

黎克余在超市上班。

黎克余夫妻俩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租的房子是二楼,但是,王承高都连下楼去都力不从心,尽管只有十几步,下去了再上来就十分困难。“我心里很清楚,他的这个病,是不可能彻底治好的。但是,只要他还活着,有一口气在,我就不可能眼睁睁的放手。在一起二三十年了,夫妻一场,既要能同甘,又要能共苦。”黎克余说,“只要我有吃的,他就有饿不到。只要我有穿的,他就冷不到。”

回想起来,王承高在当年,也算是村里的一个人“能人”,在二十年前,王承高就靠打工,做“小包工头”的积蓄,修了平房。但是,世事难料,一个既勤劳且精明的汉子,如今只能躺在床上,靠妻子来养活生命。“这个病就是折磨人的病。死也一下子死不了。”在王承高的言语里,既有自己对未来的惶恐,又有对黎克余的感激。

王承高的父母,都已经快八十了。在老家,还种着两三亩黄连,喂着四头猪,养着几十只鸡子。“孩子身体不好,只要我们还能动,就为他减轻一点负担。”老人的想法,总是这样的纯朴而真实,他们试图以生命向晚的余热,来温暖儿子最不幸的人生。

黎克余的诊断报告。

黎克余自己本身其实也有病。去年就检查出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并糜烂、反流性食管炎(A级),“医生说要住院治疗。”但是,因为没有钱,住不起,黎克余就一直拖着。

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倒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95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