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专题利川齐岳山北纬30deg

来自《山野》杂志2月刊专题“雪中行”的第8篇稿件。

文/罗明刚张宝训

齐岳山带着温度的雪,不仅和北纬30°的神秘气候有关,还和这里的风景有关。周边县市的游客,从齐岳山的第一场雪开始,到最后一场雪为止,一直都是络绎不绝,仅元旦三天,齐岳山就接纳了十万游客。

“万里城墙”齐岳山

从地图上来看,利川处于中部偏西的位置,是湖北省西南的边陲重镇,东承荆楚,西启巴蜀,有着十分显著的区位优势。但利川偏而不远,高速公路、高铁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通,交通十分便利。

多年以来,利川人将齐岳山称之为“万里城墙”。是因为市域范围内的最高海拔位于属于齐岳山系的寒池山呢?还是因为齐岳山宽厚的山体像城墙一样,在奔腾的历史长河里,以厚实的胸膛拱卫着利中盆地百姓的安居乐?大概是这二者兼而有之吧。

处于北纬30°的齐岳山虽说是利川最大的山系,但并没有“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粗犷,反而有一种敦厚;在它的挺拔里面,有一种庄严。

△齐岳山上,风车成景(图/彭万庚)

齐岳山虽说是山,但是在山顶,千里草原延绵起伏,有着“天苍苍,野茫茫”的神韵。在齐岳山上,有一个村子叫做“天上坪”,算是完美诠释了山势的高耸和平坦。

齐岳山的干净,源自于利川出色的生态建设和保护。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还是人民群众永远的福祉。以前,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总担心会有一天坐吃山空。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哪怕是在冬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也给这里的民宿、农家乐、游乐场带来了火爆的生意,让村民们在踏实地享受生活幸福的同时,对未来有着更加美好的憧憬。

处于神秘北纬30°的利川,不仅有众多引人入胜的著名景点,比如,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腾龙洞、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杉”、曾经风云激荡的地主庄园“大水井”等等,还因为是少数民族县市,具有独特魅力的土家族、苗族文化和民俗,随处都可以给你的心灵和生命带去莫名的慰藉和感动。

齐岳山的雪与众不同

齐岳山的雪,不论早迟,都一定会来的,这些年来,从来没有“撒过谎”。并且,来了还会盘桓几日。

相较于北方的雪来说,齐岳山的雪要温润细腻得多。在北方的冬天,是“千里冰封,惟余莽莽”的广漠和苍茫,即便是有阳光,寒气也似乎可以穿透衣物,直刺肌骨。但在齐岳山的雪里,则很难有那种彻骨逼人、让人缩手缩脚的寒气,即便是冷,也不会让人觉得“冻”手“冻”脚的。

△雪景(图/熊亮)

齐岳山带着温度的雪,不仅和北纬30°的神秘气候有关,还和这里的风景有关。不必说那些分外妖娆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也不必说那些让人意兴阑珊、流连忘返的滑雪场,更不必说那些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的冰雕树挂,就是那些“风车”、村庄、牛羊,就构成了齐岳山雪景独特的诗情画意。

由于风不是很大很烈,在同等海拔线上,齐岳山的雪分布得很均匀,以同样的厚度覆盖着泥土。在齐岳山,除了偶尔在风口上,几乎看不到被风削得锋利的冰雪。这一点,像极了山上的人们,他们纯洁朴实,热情好客,将土家人的修养和落落大方展示得淋漓尽致。

也正因为如此,齐岳山的雪才在周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周边县市的游客,从齐岳山的第一场雪开始,到最后一场雪为止,一直都是络绎不绝。一位从万州特意驱车前来齐岳山的女士,游玩了几天之后,还是恋恋不舍。那些常年在外的本地市民,只要一回到家乡,只要齐岳山的雪还在,他们都会去看一看。

很多来齐岳山看雪的人们,其实并不是为了热闹和喧嚣。他们远道而来,是希望来这里找到真正的冬天和干净雪,以及清澈的风景。特别是雪后初晴,齐岳山就有了另一派风光。

△雪地上的马群(图/段勇爱)

天空蔚蓝得像绸缎一样丝滑,稍不留神,你就有一种被蔚蓝淹没的感觉;偶尔有几片白云,被转动的“风车”摇起,慢悠悠地从山顶飘过,和雪融为一体;在雪地里撒着欢儿的牛羊,仿佛散落在白色地毯上的珍珠,还时不时传来珠圆玉润的铃铛声。这一切,都会让人心旷神怡,魂不守舍。

人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无论如何,你都得来利川,去齐岳山,看一场北纬30°神秘的雪。

《山野》杂志

年征订信息

《山野》30岁啦!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感谢各位的一路陪伴,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是《山野》最大的动力。想知道而立之年的《山野》有何进步吗?年的订阅还在继续哦~以下两种方式均可订购:

订阅-

客服

-《山野》杂志社-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投稿邮箱:

shiweijing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chuanzx.com/lcsgr/10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